1電力通信網絡管理的設計原則
通常情況下,SNMP作為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是通過一組網絡管理標準構成該協議。其組成主要包括:數據庫模型(databaseschema)、一個應用層協議(applicationlayerprotoco)l,以及一組相應的資料物件。該協議在網絡管理系統中一般能夠起到相應的支撐作用,進而在一定程度上監測連接到網絡上的設備。該協議是互聯網工程工作小組(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定義的internet協議簇的一部分。目前,在應用的TCP/IP網絡的管理標準中,SNMP簡單網路管理協議所構成的網絡管理應用范圍最為廣泛。
2電力通信網管理系統方案
2.1需求分析
在對通信網管理系統方案進行選擇的過程中,網絡管理要求、通信系統規模、通信網絡結構、技術經濟指標等因素都會影響和制約最終的決定。在確定網管系統方案的過程中,網絡管理要求是首要因素。
2.2網絡設計
網元管理層:對于網元管理層來說,其功能是對單個的網元或設備進行直接的管理,同時對上級的網絡管理層起到支撐的作用。網元數據采集層:該層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接入或采集網元或設備的數據。網絡管理層:對于管理網元關系和網絡組成,在網元管理的基礎上加大管理力度。服務管理層:對于服務管理層來說,其功能是管理網絡運行者與網絡用戶之間的接口。業務管理層:對通信調度管理人員結合運行事項所需的決策、計劃等,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管理。
2.3系統功能
故障管理:檢測并記錄網絡環境的異常現象。性能管理:在網絡中,性能管理主要是監視、分析和控制設備的性能。配置管理:對網絡的物理、邏輯資源配置進行調整。安全管理:通過優先權機制對運行和維護人員進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非法用戶的進入。事務管理:事務管理層是最高的管理功能層。服務管理:服務管理層主要處理網絡提供的服務相關事項。網絡管理:網絡管理層對所轄區域內的所有網元進行管理。單元管理:單元管理直接行使對個別網元的管理職能。
2.4系統結構
數據服務器:存儲和處理管理信息。網管工作站:為網管系統提供人機接口功能。瀏覽工作站:其功能是提供瀏覽網管系統數據信息。管理數據庫:存儲和處理離線數據。通常情況下,管理信息服務模塊、管理信息協議接口,以及實時數據庫共同組成網管核心模塊。在功能方面,通信調度應用平臺主要包括:系統運行監視、運行管理、設備操作、圖形調用、數據查詢等。通信運行管理應用平臺提供網管系統所需的各種管理功能。網絡故障分析、性能分析、路由數據分析、資源配置分析等共同組成網絡高級分析軟件。
3TMN的接口
對于TMN的接口來說,其接口主要包括:Q3接口、Qx接口、F接口、X接口。
3.1Q3接口
目前,標準化主要集中在Q3接口。與我們通常談到的接口相比,Q3接口有著本質的區別,例如,RS232接口通常情況下是比較單一的通信接口,對于Q3接口來說則是一個集合,并且該集合跨越了整個OS-IQ模型的協議集合。Q.811、Q.812作為協議標準,分別被稱為低層協議棧和高層協議,分別服務于第一層到第三層的Q3接口,以及第四層到第七層的Q3接口。Q.811/Q.812在任何一種Q3接口中都能得以應用。
3.2Qx接口
通常情況下,很多產品在實施管理系統的過程中,都是借助Qx的接口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向Q3接口的過渡和轉變。OS與OS之間、OS與MD之間,以及OS與QA之間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Q3接口進行連接的。Qx是功能不完善的Q3接口,通過綜合的考慮成本和效率等,它對Q3中的某些部分進行了取舍。Qx與Q3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其不同點主要包括:①參考點不同,Qx在qx參考點處,代表中介功能與管理功能之間的交互。②所承載的信息不同,在信息模型方面,Qx與Q3分別是MD與NE、OS與其他TMN實體之間的共享信息。
3.3F接口
通常情況下,F接口處于工作站(WS)與WS、MD等物理構件之間,該物理構建具有OSF,MF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將TMN的管理功能呈現給人,或者將人做出的干預向管理系統進行傳達,與TMN的五大管理功能領域相關的人機接口的支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決,通過電信管理網(TMN),使用戶(人)接入電信管理系統。在用戶與系統之間,人-機接口(HMI)實現信息交換。
3.4X接口
通常情況下,在TMN的x參考點處實現X接口。對于X接口來說,其功能主要表現在:在TMN之間,以及TMN與具有TMN接口的其他管理網絡之間進行相應的連接處理。與Q接口相比,X接口在安全管理方面,表現出更強的能力,同時,采取措施對TMN外部實體訪問信息模型設置進行相應的限制。
4結論
對于電力通信網絡管理系統來說,與公用網和其他一些專用網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網絡規模、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種網絡管理模式出現了不適應性。TMN通信網絡管理系統有利于電力通信調度部門在建設通信網網管監控系統時,對系統軟硬件結構、功能及實施方案等進行合理的規劃,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具有電力通信行業特色的專網。
作者:魏尊義 張思君 尹建超 魏振全 畢曉峰 單位:山能棗礦集團田陳煤礦 山能棗礦集團田陳煤礦富源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