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雜志
中國農業科學雜志基礎信息:
《中國農業科學》中文版ISSN0578—1752/CN11—1328/S1960年創刊,是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性月刊。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任編委會主任/主編,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旭、屈冬玉,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予元、方智遠,著名美籍農業科學家耿旭,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許世衛等分別出任編委會副主任、副主編。還有以兩院院士和資深農業科學家為主的陣容強大的顧問組織及海內外著名學者組成的編委會。
中國農業科學雜志期刊榮譽:
本刊為國家期刊獎(首屆)、國家期刊提名獎(二三屆)、全國農業科技期刊特別獎(04)、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中科雙高期刊;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CA化學文摘(美)(2009)、CBST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中國農業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作物遺傳育種••種質資源••分子遺傳學;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節水灌溉••農業生態環境;園藝••園林••貯藏••保鮮••加工;畜牧••獸醫••資源昆蟲”欄目。
中國農業科學雜志訂閱方式:
ISSN:0578-1752,CN:11-1328/S,地址:北京中關村南大街12號,郵政編碼:100081。
中國農業科學雜志社相關期刊- 中國農史雜志農業科技管理雜志中國果業信息雜志中國果菜雜志中國花卉盆景雜志中國花卉園藝雜志中國瓜菜雜志中國南方果樹雜志中國果樹雜志中國蔬菜雜志中國農業科學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中國農業科學雜志社編輯部征稿黃淮海地區大豆抗旱種質資源的多樣性研究蘋果砧木親緣關系AFLP分析快速鑒定甘薯品種抗旱性的生理指標及方法的篩選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的試驗精確度和品種比較精確度小麥京核891-1抗條銹病主效、微效基因的遺傳分析引誘赤眼蜂產卵的他感化合物活性物質的提取及分析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不同年代大豆品種根系性狀演化的研究豬糞和磷肥對石灰性土壤無機磷組分及有效性的影響鐵脅迫小麥根DDRT-PCR分析及ABC基因的表達差異水稻群體光合速率和莖鞘貯藏物質與產量關系的研究彩色棉纖維中礦質元素含量與纖維品質形成的關系磷脂酶C參與ParA1誘導的煙草懸浮細胞死亡和防衛反應咪鮮胺錳鹽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潛力研究咪唑乙煙酸對大豆根瘤固氮酶和硝酸還原酶活性的影響長期施肥對黃棕壤性水稻土生物學特性的影響利用最小限制水分范圍評價短期免耕對黑土有機碳礦化的影響蘇丹草-黑麥草輪作制中施肥對飼草產量與土壤酶的影響大氣CO_2濃度升高對稻季耕層土壤溶液中Ca、Mg濃度的影響不同栽培種梨果實中可溶性糖組分及含量特征提高無核葡萄胚挽救中幼胚成苗率的研究烤煙密集烘烤變黃期類胡蘿卜素及其降解香氣成分的變化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14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