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機電設施管理狀況及維護路徑
本文作者:顧鳳東 單位:開灤能源股份范各莊礦業分公司
隨著我國煤炭工業生產的發展,企業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強烈地依賴于設備的性能,這無疑對煤礦機電設備的性能及維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是由于認識到設備維修的重要性和復雜性,許多企業借助于計算機和專家系統等先進手段,采用以可靠性為中心預防維修策略,使設備在一個相對延長的壽命周期內可靠地工作,并盡可能地避免了無效維修。
一、現階段煤礦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不按時、缺乏日常維護
定期檢修由于企業領導對設備檢修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致使機電設備定點、定期檢修工作不能落實或落實不到位。往往要到設備出現異常或大故障時才進行檢修,因此造成正常生產受到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縮短,并且加大了檢修成本。相應地對煤礦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分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前期管理包括設備的規劃、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項管理工作。后期管理則包括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報廢等項管理工作。煤礦企業除自制機電設備外,傳統的設備管理一般都是從設備的使用階段開始,即只管設備的前半生,不管設備的后半生。這樣就使設備因先天性的不足,給設備后期的維修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不僅使后期設備的維修工作量增加,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費,而且不能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二)煤礦機電設備防護分散、不周全
煤礦企業的環境非常惡劣,粉塵大、濕度高、有腐蝕性氣體。機電設備在井下運輸、存放過程中如不注意封存,采取防塵、防銹、防潮等措施,就會造成設備的腐蝕和損壞,由于工作人員的認識不足,此類事件時常發生。我國煤礦機電設備的設計制造過程和維修過程是分開管理,彼此獨立的。這就使設備的購置單位不管設備的使用,使用單位不管維修,維修部門不管設備的更新改造。這種對設備分散的管理制度,不僅違反了設備管理是一個有機整體的規律,而且使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耗能、技術、費用、質量等有關的問題和信息。不能及時地通過適當的渠道反映給計劃、設計和制造部門,從而造成設備重復購置,積壓浪費,適用性差、事故多、效率低等不正常情況,嚴重地影響了礦井的安全生產。
(三)傳統的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落后
過程和設備維修過程的管理彼此獨立進行,缺乏信息的交流和反饋。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技術、質量、耗能、費用等有關的問題和信息,未能通過適當的渠道,反映給計劃、設計、制造部門,從而不能改進設備的性能。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企業設備的維修管理逐步從保證安全正常生產為中心的模式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然而,傳統的設備管理卻單純地以保證生產為目的,不能很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傳統的煤礦機電設備維修管理把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分割開來,且偏重于技術管理,忽視經濟管理。這與目前的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管理體制相矛盾。設備的一生是不斷運動的過程,具體表現為物質運動狀態即:制造、試驗、使用、維修、改造到報廢,和價值運動形態。兩種形態同時存在,并分別受到技術規律和價值規律的支配。因此,必須掌握這種規律,才能達到設備的技術效能和經濟效益的最優化。
二、針對煤礦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存在弊端所采取的措施
(一)改進管理方式
以設備的一生作為研究和管理的對象,即從設備的規劃、設計、制造、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改造、更新直到報廢為止的全過程的管理。并對煤礦井下機電設備故障發生的機理、故障模式以及故障造成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而且要建立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設計、生產、使用、維護這4個單位的技術聯系,使之更好地為設備維護服務。同時,還要做好機電設備的運行、維修記錄,并對維修數據進行具體分析和整理。另外,還要對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薄弱環節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以便使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得到合理改善。從而提高機電設備的開機率和可用度,保證機電設備的壽命周期的延長使用。在已有的條件基礎上,企業對設備應從最開始的使用、保養、維護提高到對維修人員專業水平和管理培訓,更高層次上是建立日常維護以及文明生產的規范條例。包括點檢、三級保養與定期維護、班檢與巡回檢查以及人員的交接工作等。企業還應該根據現在行業特點、代維修理論、工作的環境、設備的特性,煤礦機電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來采取決策維修,健全設備管理制度以及嚴格按照設備管理程序執行工作,努力打造出極具煤礦特色的、科學的、合理的新一代機電設備的維修管理方式。
(二)建立煤礦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制度
根據零部件的使用壽命長短,以煤礦機電設備附帶的安裝說明書為前提,再借助機電設備使用過程中收集的檔案數據,研究出的檢修計劃。構建維護檢修制度要針對機電設備的所有檔案,制定出歸納、分析、整理的程序。在此基礎上依據機電設備的使用指南,推測出機電設備的運行周期,確定出每月、每季度以及全年度的機電設備檢修策略。和其他設備相比煤礦機電設備的檢修工作特殊性較高,所以檢修工作又分為了計劃檢修與現場檢修兩類。計劃檢修,這是一項可以使設備性能完好的不可忽視的工作。所以,管理工作應把重點主要放在計劃檢修上。現場檢修,是機電工作值班人員在值班過程中,機器發生了故障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進行而采取的被動檢修。嚴格制定設備的維護和更新周期,做到采礦工程不受設備癱瘓的影響。首先,認真采購設備,做好選型工作。機電設備采購、入庫、使用等相關環節實行全程跟蹤管理,對于存在有質量問題的設備,不得進入礦場安裝使用,將工作責任落實到相關人員身上,并且要求管理人員做好設備使用情況的記錄以便日后查詢。其次,嚴格把關新設備的安裝和調試過程,做到合理裝配和正常運行。技術人員必須按照設備安裝標準和要求進行安裝,對調試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設備,一律不得使用,確保安全。當設備調試驗收和現場試運行通過后,技術人員才能辦理移交手續,讓工人投入生產采礦工作。最后,加強對設備壽命周期和日常保養的關注。管理人員要制定每個設備裝置的信息列表,將設備廠商、使用年限、運行情況、存在的問題等一一展示出來,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出設備改造及更新計劃,加強設備的支領、運輸、使用、維修和回收管理,確保設備的安全性。
(三)適應新形勢,注重新生人才技術培訓
加強機電設備管理和注重技術人才培養,需要煤礦領導的足夠重視,需要意識到技術人才在開采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對于技術人員和操作工人,每年要制定培訓計劃和專業技能的競賽獎勵,以便提升他們的崗位業務技能水平和更好地激勵他們積極投入工作。發揮挖掘出機電設備的使用效率,最終實現安全生產和效率創收。除了學習設備檢查的理論知識,設備管理人員還要學習現代設備管理知識和企業管理理論,突破傳統的煤礦機電維護管理,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以適應新的形勢。
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和維護,必須抓龍頭搞重點,統籌煤礦機電設備維護與管理,并且制定正確的維護策略和科學的管理制度,才能確保機電設備運行的安全、可靠和高效。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5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