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一體化進展方式
本文作者:楊旭、姜仁義 單位:中冶京誠(秦皇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鋼鐵工業的核心工藝是冶煉,生鐵冶煉主要是化學還原過程,煉鋼則是根據鋼材的要求進行的更為復雜的化工過程。在冶煉過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的含鐵原料外,還需要一些其他的原料(輔料),如焦炭、石灰石、白云石等。從這個意義上講,鋼鐵工業屬于一種特殊的化學工業,對原材料的化學成分有嚴格的要求,需要多道工序才能獲得滿足客戶需要的產品。鋼鐵本身比重大,強度也大,堅硬,不易加工。粗鋼鋼坯難以被利用,要按照需要加工成鋼材。而形態各異的鋼材軋制工藝較復雜,建設投資較大。鋼鐵工業的產品是種類繁多的鋼材,可用于建筑、機械制造、化工等多種行業,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同時,鋼鐵產品消耗量大,重量較大,運輸費用較高。鋼鐵工業產品生產流程長,工藝較復雜,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建設投資較大,基建周期長,其中尤以鋼廠的投資巨大;為鋼鐵工業提供原料的大型地下鐵礦山建設周期長,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生產能力;建廠的地點、規模及經營方式等的確定應充分考慮資源條件和產品的銷售渠道。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的上述特征是其大區域一體化的內在條件。
一體化的形式和本質
一體化的形式。鋼鐵工業一體化是相對于單獨、獨立而言的,僅包括探采選燒煉軋中單一工序(專業)的一個生產單元時,一般不稱為一體化。從形式(或模式)上看,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或一個專業多個生產單元統一組織生產、管理和經營,共享產品和利潤,即為一體化。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一體化形式多樣,新建公司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廠、已有公司改擴建或合并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廠是一種一體化形式;單一專業公司與相同專業的其他公司聯合,共同占領本專業的部分市場也屬于一體化的范疇。大型集團以首鋼為例,下有地質勘察院、礦業公司、球團廠、鋼鐵公司等探采選燒煉軋全部專業公司、生產廠或單位(下文統稱為公司);小型公司如河北遷安、遵化、青龍等地的私營小礦點也多是采選一條龍,有的也與地勘單位聯合查找磁異常并投資勘探,這些都是一體化的實例。大區域一體化是針對跨省市、跨國的較大區域內的一體化,與縣、市范圍內的一體化有共同之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日益成熟,一體化的形式越來越多,探采一體化、采選一體化、探采選一體化、采選燒一體化、燒煉軋一體化、探采選燒煉軋一體化、單一專業多廠聯合一體化等,都屬于形式不同的一體化。市場經濟條件下一體化的范圍可大可小,不受地域和國家的限制。未來跨地區、跨國的大區域一體化企業集團將越來越多。
一體化的本質。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全國一體化受冶金工業部統一管理,至改革開放時,依托鐵礦區和重要工業區相繼建成了鞍本、京津冀、包鋼、攀鋼、太鋼、武鋼、馬鋼等鋼鐵基地。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體化是根據國民經濟的需要,按照生產計劃、通過行政命令實現的,其實質是按計劃組織生產,統籌經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轉化為商品,靠市場交易;生產資料等作為資本,根據市場需要進行配置和生產。改革開放后,我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全面進入市場經濟,各專業廠礦相繼作為公司獨立經營,自負盈虧。隨著市場對鋼鐵產品需求的增加,多元資本進入鋼鐵工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市場競爭中,規模大、專業多的一體化生產優勢明顯,基于競爭和信用,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又從分散的、獨立的公司走向一體化,以便節約成本,獲取更多的利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一體化的實質是為了獲取更大效益的資本一體化,是資本的擴張或聚集。正常情況下,不論采用何種形式的一體化,其本質上都是資本的一體化;同樣,一體化的資本就表現出一體化的形式。資本一體化也有其模式(或形式),一般可分為資本的擴張或聚集,本文將資本的擴張限定為資本主體(即資本的所有者)不變或組成主體資本的多元資本構成比例不變的前提下總資本的擴大,這要靠主體資本的積累或按原構成比例增加主體資本來實現;資本的聚集則指不同主體的資本按約定規則聚集在一起,擴大總資本,這就不需要主體資本的積累或按原構成比例增加主體資本來實現,是快速實現資本一體化的一種方式。與資本集中相比,資本的聚集不僅包含了多元資本向個別主體資本的集中,更包含了多元等量資本、多元不等量資本平等地聚集起來,擴大總資本,實現資本一體化。
市場經濟條件下一體化的形式及其本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體化的形式及其本質是認識一體化的不同方面。從一體化的表現形式或模式可以直觀地看到多個生產單元、多個專業的一體化運作,可以直接看到一體化的優勢和一體化帶來的效益,任何進行一體化研究、試圖進行一體化發展的公司都應當對一體化的形式有所了解。資本一體化作為一體化的本質屬性,相對于外在形式獨立存在,其具體運作模式也關系到一體化的優劣成敗。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體化的形式與本質要比一般意義上的現象與本質復雜得多,同樣的一體化本質未必組建成相同的一體化形式,相同的一體化形式也不一定通過同樣的資本一體化去實現。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的一體化,既要了解其形式,又要研究其本質,有利則行,無利則止。
優勢和弊端
優勢。有利于統籌規劃和建設。一體化后的企業規模--發展戰略增大、專業增多、實力增強,有利于統籌規劃和建設。各專業公司之間的結合更加便捷。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各專業公司生產工藝相互關聯,一體化的各專業公司之間的結合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生產工藝的綜合優化。產品供銷穩定可靠。一體化后部分外部的產供銷轉變為內部的產供銷,內部的產供銷由一體化公司統一協調,生產穩定,便于管理,有利于降低產供銷的成本。資源共享。一體化后內部各專業公司之間可以資源共享,有利于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建設,有利于充分利用共用設施,可以降低投資費用和生產成本。此外,一體化后參與市場競爭的主體增大,對市場影響增大,有利于提高產品價格,獲取更高的利潤。
弊端。優勢企業獲取更高效益的難度增大。一體化公司內部的分配傾向于平均化,優勢企業難以獲取更高的效益。如鋼鐵市場需求旺盛,價格高漲,而鐵礦石價格處于低位時,可因一體化內部的平均分配而導致其相應鋼廠難以獲得較高的收益,不利于鋼廠的生產和發展,這就需要一體化公司的管理者通過規劃和管理來加強鋼廠的生產和發展,以確保鋼廠的優勢。消弱競爭。一體化公司內部競爭動力減小,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為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需要在一體化公司內部建立必要的內部競爭機制,保持企業長期的健康發展。大型一體化公司、集團的出現易于產生市場壟斷,不利于市場競爭,對行業的長遠發展不利。為防止大型一體化公司、集團壟斷市場,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相關規定的執法力度,確保市場公平競爭和促進鋼鐵工業健康發展。易于降低市場的調節能力。一體化減少了市場主體的數量,市場對生產的調節能力降低,這需要大型一體化公司自覺根據市場需要調整其生產和建設,適應市場需求,避免生產建設大起大落。綜合分析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大區域一體化的優勢與弊端,利大于弊。其優勢明顯,弊端有限,且可以通過一定的措施加以克服或降低其影響。
大區域一體化趨勢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逐步轉向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環境為一體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各鋼鐵集團、礦業集團等的一體化迅速發展。但從一體化的范圍和數量看,進一步一體化的潛力還很大。根據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時期,國家鼓勵國內現有礦山資源的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資源保障能力;支持優勢大型鋼鐵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加快兼并重組步伐,國內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大區域一體化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截至2011年7月31日,與我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有172個[1],遍布世界各地。我國還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國,截至2012年5月,該組織有155個成員國[2],我國幾乎可以和全世界任何國家進行貿易和經濟合作。按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國家支持國內鋼鐵企業及其他企業在境外投資建設鋼鐵廠,參與國外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支持部分沿邊地區發展市場、原料及能源在外的鋼鐵產業。這些都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跨國、跨地區的一體化創造了條件。近年來,雖然我國大量買進鐵礦石,推高了鐵礦石的價格,增加了鋼廠的成本,但投資海外礦山,建立自己的海外鐵礦石基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中鋼投資澳大利亞恰那鐵礦(占40%股份)[3]、首鋼投資開發秘魯鐵礦(占98.4%的股份)[4]、鞍鋼收購澳大利亞金達必公司(占36.28%的股份)[5]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為我國鋼鐵工業在國外進一步發展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也增強了鋼鐵企業進一步開拓國外市場、發展跨國一體化集團的信心。總之,國內外的外部環境有利于我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大區域一體化發展,部分公司的一體化嘗試取得了一定的經驗,我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大區域一體化趨勢明顯。
一體化發展模式
我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一體化模式可以從生產的組織管理、經營一體化和資本一體化兩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
生產的組織管理和經營一體化模式。橫向一體化模式即不同地點、不同生產單元的相同的專業公司統一組織生產、統一管理和經營。在一個或幾個專業有明顯優勢的公司或企業集團,可以選用橫向一體化發展模式,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獲取更多的利益。橫向一體化發展的顯著優勢是充分利用已有的人力和物力資源。橫向一體化模式的成功范例有五礦邯邢礦山管理局由邯邢地區西石門、玉石洼、北洺河等鐵礦發展到安徽李樓和諾普、遼寧營口趙平房、山東昌邑鄭家坡等鐵礦。縱向一體化模式是不同專業的公司在生產組織管理和經營上的一體化,其顯著優勢是可以減少不同專業公司間產品、原料的經營管理費用,分享或均化不同專業的利潤。僅有一個或幾個專業的公司或企業集團應當適時進行縱向一體化擴張,以形成完整的探采選燒煉軋產業鏈。縱向一體化模式的成功范例有中鋼集團在20世紀80年代末組成的契約式合營企業,合資經營恰那鐵礦,中鋼占40%股份;內蒙古包頭市石寶鐵礦集團公司投資建立的寶鑫特鋼有限責任公司,由石寶鐵礦發展成為采選燒煉軋一體化的集團公司。網狀一體化模式是橫向和縱向一體化的組合模式,這種模式整體看呈網狀、矩陣或樹枝狀,其顯著優勢是整體穩定性好,以內蒙古大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金日盛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周油坊鐵礦、金德信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新集鐵礦為例,周油坊和重新集鐵礦為采選一體化,規模均為年產鐵礦石原礦450萬噸,成為大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的一個采選網狀模式,其采礦和選礦的原礦總規模為每年900萬噸,生產的組織管理和經營可以相互調劑,其整體穩定性遠高于兩個相互獨立的采選企業。我國鋼鐵工業大區域一體化需要通過網狀一體化構建,并最終形成網狀的、大區域一體化的鋼鐵生產基地。
資本一體化模式。安賽樂米塔爾公司是其現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拉克希米•米塔爾(LakshmiNarayanMittal)在其父默罕•拉爾•米塔爾(MohanLalMittal)創建的家族企業——伊斯帕特(Ispat)公司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走的是一條以領先技術、高效管理為基礎,以資本為主導的發展之路,其資本一體化模式值得借鑒。1976年,拉克希米•米塔爾以資本擴張的模式在印度尼西亞建立PTIspatIndo公司,開始了其積累資本、擴張發展之路。自1989年成功收購特里尼達島和多巴哥島鋼鐵公司起,拉克希米•米塔爾以自有資金、融資等方式在全球范圍內跨國收購其他鋼鐵公司及其相關企業,規模迅速擴大。2004年收購美國國際鋼鐵之后,創建了米塔爾鋼鐵,其資本和鋼產量躍居世界第一。2006年,通過資本市場與安賽樂合并,建立安賽樂米塔爾公司。據安賽樂米塔爾公司官方網站披露,2011年安賽樂米塔爾公司的鋼廠及礦山已分布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收入940億美元,粗鋼產量9190萬噸,鐵礦石產量5400萬噸,冶金用煤產量800萬噸[6]。資本擴張是我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大區域資本一體化的重要模式,其擴張的資本來自資本主體,一般由資本主體通過一定時期的積累或借貸而來。通過資本擴張實現大區域資本一體化主要由資本主體根據市場條件決策,具體方式包括投資新建和改擴建、兼并收購、控股投資及參股投資等。其中,投資新建和改擴建、兼并收購及控股投資可以達到資本大幅度擴張的目的,并可實實在在地掌控擴張后的資本。而參股投資是受各種條件限制的一種資本擴張方式,是跨國、跨地區擴張及小公司擴張到大公司常用的一種方式,如小型鋼鐵公司投資參股大型礦業集團,獲得其相應的原料或收獲其相應的利潤,如果參股比例對該小型鋼鐵公司自身有重要影響,則該鋼鐵公司就獲得了相應的抵御原料市場價格上漲風險的能力,當然同時也要承擔相應原料市場價格下跌的責任。日本三井物產(Mitsui)長期投資世界各地鐵礦資源,是參股投資大區域擴張資本的成功范例。據三井物產官網介紹,按所占權益比例計算,其世界各地鐵礦石年產總量位居世界第四位,擁有的礦業采掘權年產量超過4000萬噸[7],這對日本鋼鐵工業鐵礦石的穩定供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平抑了近年來國際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對日本鋼鐵工業的負面影響。資本的聚集是相互獨立的主體資本在共同認可的條件(章程)下合資、合股、聯營,形成一體化資本,是主體資本的聯合。這種模式是現有資本的聚集和一體化,不需要主體資本積累發展,可以短期內形成大區域的資本一體化。資本聚集以強調資本主體的平等而區別于資本集中,在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約束下,資本聚集將成為實現大區域資本一體化的重要模式之一。例如,內蒙古包頭市石寶鐵礦集團公司是從14.5萬元扶貧款起步,先后和地方企業、個體等多元資本聯營,歷經20余年發展成為一個采礦400多萬噸、鐵精粉130萬噸、生鐵100萬噸、鋼坯50萬噸、白灰30萬噸、鑄件1萬噸、超細粉30萬噸的中型集團公司,其初期多元資本聚集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對集團的形成和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租賃、承包屬契約類資本一體化,如1998年遵化建龍鋼鐵總廠承包遵化市鋼鐵廠、米塔爾在1989年之前承租特里尼達島和多巴哥島的鋼鐵公司就是成功的范例。租賃、承包模式可用于公司發展初期擴大資本的規模。資本一體化特別是大區域資本一體化很難采用單一的發展模式,往往在資本聚集的同時,主體資本也在擴張;在主體資本擴張的同時,也吸收其他主體資本合資合作;在資本聚集、主體資本擴張的同時,也可能要通過合同契約來支撐資本的一體化。組合式資本一體化就是兩種以上單一模式一體化的組合。
結論
我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的資源特征、工藝技術特征、產品特征及生產建設特征是其大區域一體化的內在條件,市場競爭及獲取更多效益是其大區域一體化的內在動力,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戰略及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是其外部條件。市場經濟條件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一體化的本質是資本一體化。鋼鐵工業一體化的弊端有限,而鋼鐵工業一體化特別是大區域一體化生產穩定,技術經濟效益明顯。跨地區、跨國的大區域一體化是未來我國鋼鐵工業探采選燒煉軋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生產的組織管理和經營的橫向、縱向及網狀一體化模式與資本的擴張、聚集、租賃承包及組合式的資本一體化模式等都是適用的發展模式,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取。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6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