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茶葉加工業的發展與展望
1998年成立了余杭區徑山茶行業協會,由行業協會統一實行行業化管理,品牌化戰略實施和標準化生產,同時成功注冊了“徑山茶”證明商標。上述措施為徑山茶向深層次發展提供了組織和物質基礎。隨著徑山茶品牌的逐步提升,也推進了小企業、小品牌資源整合。為了抱團發展徑山茶,原綠神茶苑、佛神茶廠、水云澗茶廠、徑山長樂茶場、云霧峰茶廠、羽泉茶廠等多個單位共同投入,組合為杭州徑山五峰茶業有限公司。通過3年的統一管理和產業化經營,成為了杭州市農業龍頭企業,整體實力和社會競爭力大幅度提高。茶葉產量明顯增加,品質明顯提升,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同時還帶動了周邊茶農增產增收。如:杭州瑞康茶業有限公司2008年茶葉產量為500噸,產值為2100萬元,至2011年茶葉產量達600噸,產值達3400萬元,增幅分別達20%和61.9%。整個余杭區2008年的茶葉產量和產值分別為7600噸和3.5億元;至2011年產量和產值達到9800噸和5.2億元,產量和產值分別比2008年提高了28.94%和48.57%。
隨著社會與生產的不斷發展,為了提高產品的質量,余杭區把徑山茶的標準化生產作為一項重要措施來抓。自2004年至今,先后已有60余家企業通過QS認證,全區徑山茶在行業協會的指導下,各企業從全面按照QS的標準進行生產。在硬件上,實行機械化財政補助,引進了33條生產流水線,使全區茶葉加工設備達到了現代較高水平。規模型茶葉企業的加工設備達到了連續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為全區茶葉加工標準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編制印發了質量管理手冊及作業指導書。目前茶葉標準化生產達到100%。全區所有茶園達到無公害標準,其中有機茶標準10(刃0余畝,綠色產品茶標準80漢)余畝。在徑山茶的管理方面,由徑山茶行業協會制訂并實施“六統一”規范化管理細則,即統一徑山茶行業監管、統一徑山茶品牌宣傳、統一基地認證、統一徑山茶生產標準、統一徑山茶包裝標識、統一徑山茶市場營銷,使企業管理意識明顯增強。嚴格執行協會“六統一”管理規范,主要體現徑山茶鮮葉原料流通規范,徑山茶包裝使用規范,徑山茶生產標準規范,徑山茶市場營銷規范。企業能夠自覺遵守、自律執行。同時,企業在體制上實行廠長質量負責人制,下設質檢科、生技科、辦公室、供銷科、配備專職評茶員、檢驗員、植保員,做到工作任務到科,工作責任到人。這樣,為徑山茶的標準化生產和品牌提升提供了組織和管理上的保障。此外,部分知名企業還進行了質量管理體系(150900卜2《XX))和食品安全管理體系(HACCP)認證。
近10年來,經過不斷實踐,余杭區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一套徑山茶質量安全監督制度。主要是在茶葉生產的全過程中,完全按照QS要求的標準進行了檢驗檢測。由上級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實行多次、多批、多點進行茶葉抽樣檢驗、檢測,其中有省技術監督局QS發證后抽樣檢測、余杭區監督局抽樣檢測、農業部門抽樣檢驗檢測和徑山茶行業協會抽樣檢驗檢測,杭州出人境檢驗檢疫局抽樣檢測,在多批次抽樣檢驗檢測中,全區受檢茶葉樣品的合格率達100%。同時,根據行業協會制定的規章制度,要求茶葉加工企業全面實行茶葉可追溯管理體系,嚴格做好茶園農事活動檔案記錄,茶葉加工關鍵控制點檢驗記錄,茶葉包裝凈含量檢驗記錄,茶葉出廠成品茶檢驗記錄,使成品茶葉從基地到茶杯可以全程追溯。10多年來,余杭區徑山茶的產品質量、知名度和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從1991年至2010年先后獲得了“浙江省十大名茶”、“中國文化名茶”、“浙江省名牌產品”、“浙江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余杭區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級首批重點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示范區)”等16項榮譽稱號。徑山茶已進人國際沃爾瑪超市、歐尚超市、麥德龍超市。進人國內百年知名企業張一元、吳裕泰茶業等茶葉銷售商。出口蒸青茶主要銷售日本、歐盟、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贏得了茶商的歡迎和喜愛。
徑山茶原來是手工制作的,發展至今大多數已成為全程機械化。但是,今后有些高級茶還需要進行傳統的手工制作,發揚傳統工藝,檔次較高的茶可采用手工制作與機械加工相結合,蒸青茶和低級茶可采用全程機械化生產。進行集中統一的技術培訓,制作徑山茶加工技術光盤.通過經常性的技術培訓與普及,徑山茶加工技術水平將有一個明顯的提升。“徑山茶”大商標已贏得了各種榮譽,但有些企業的小商標仍然缺乏知名度。因此,各企業商標應積極爭取區級“知名商標”、省市級“著名商標”、國家級“馳名商標”和其他品牌各種榮譽。行業協會應促進和支持企業積極參與知名商標的建設,使企業商標知名度與協會徑山茶大商標的榮譽同步提升。
目前,余杭區茶葉食品生產許可(QS)認證的企業雖然有了60余家,但在全區所占的比例仍然較小。已經認證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徑山鎮,占全區認證企業的70%以上,發展不平衡,今后應該在擴大QS認定的基礎上,以五峰茶業的強勢聯合為樣板,促進鎮、街道小企業的組合,向規?;⒓苫l展。使余杭徑山茶能夠爭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同時,在小企業組合、抱團發展的前提下,積極爭取各種項目,吸收資金,增強企業的經濟優勢,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余杭區有6萬畝茶園,其中徑山毛峰基地18以刃余畝,龍井茶基地l《X舊0余畝,蒸青茶基地32以犯余畝,徑山毛峰、龍井茶基地春茶采收后夏秋茶不再生產,蒸青茶生產基地雖然生產夏秋茶,但利用附加值較低,經濟效益不明顯。今后應該充分利用夏秋茶原料優勢生產其他茶類與開發新產品。如以夏秋茶為原料生產碾茶、紅茶等茶類,開發研制茶葉飲料、茶葉食品、保健品和日用化工品等新產品,不斷延伸茶葉產業鏈,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在銷售方面,徑山茶市場大部分集中在余杭區內,銷售市場已飽滿,急需開拓杭州以外的市場,尋找新的市場合作伙伴,求得新的市場份額。近年來有些企業已經在省外開設徑山茶專賣店(柜),如徑山古鐘茶廠、徑山四嶺茶廠分別在上海、北京馬連道開設了專賣店;遠圣茶業與余杭國貿合作開發茶食品,在德國開發市場,展銷后銷售勢頭良好。這些均為余杭徑山茶開拓國內外市場開了一個好頭。今后,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資金上的扶持,通過各種渠道,幫助牽線搭橋,促進更多的企業在省外開拓新的市場,使徑山茶及其深加工產品的銷售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向前推進。
徑山茶歷史悠久,在唐代已經成名,是我國傳統的茶文化搖籃,也是日本茶道的發源地,傳統茶文化資源濃厚。今后應該加強整合傳承,并與現代茶文化相結合,創建新文化。如設立徑山茶加工工藝紀念館,撰寫徑山茶的有關論著,拍攝茶文化圖片,擴充豐富徑山茶網站內容,積極宣傳徑山茶,開展茶道、茶宴、茶藝等各種形式的茶文化活動。(本文作者:洪安忠、付月苗、屠水根、孫銀祥 單位:浙江省杭州余杭區長樂林場、余杭區農技推廣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9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