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網絡文學的發展
由于網絡文學寫作的匿名化,使作者無需對自己所寫的作品負責,在網絡中我們可以隨處見到游戲、戲謔的文字,甚至還有涉及色情、隱私的低俗作品。它們不僅招搖過市,而且還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得到很高的點擊率。這種不負責任的創作態度阻礙了文學的發展,消磨了文學本來具有的大氣、深邃、崇高以及厚重的品質,瓦解了文學本身具有的“經世致用”的功能。此外,網絡文學依托多媒體可以直觀有效的表達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使表達的方式過于具體化,對讀者的想象力的要求大為降低,因此堵塞了文學的自我想象空間。就像觀看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那樣,再生動的電視畫面也不會產生親自閱讀小說帶來的震撼效果。
由于網絡文學的作者大都是白領麗人,他們的生活圈相對狹小,所寫的作品無非是關于家庭糾紛、愛情私情、第三者等方面的題材,而對我國低層社會的農民和保家衛國的士兵等主流社會成員的了解甚少,所以網絡文學的作品很難反映出當前社會生活的本質。如果網絡文學不適當的改變一些創作題材,將會影響文學的進一步發展。而且現實的需求逐漸多元化,文學也因此分化成了多種存在形式,文學可以是精神治療、心靈凈化的良藥,也可以是我們生活中的裝飾品、化妝品。但是無論如何,只要真正走入文學活動中,文學作為甘露就會深深的溫暖我們心靈的深處,使原本躁動不安的心靈得以滋潤,因為文學不只是單純的碼字,而是一種愛撫的表達。由此,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的存在形式就顯得有很多的不足,比如思想不明確、情節虛假、布局錯亂等,這些都是批評家和傳統文學的讀者不能容忍的,也是我們需要改進的。
批評家討論在傳統文學中產生的網絡文學時,往往以傳統文學為評價標準,將網絡文學放到一個廣闊的理論空間中考察其對文學的影響。實際上,網絡文學從其產生之日起,就面臨著科技、人文方面的追問:依附著科技的大樹,能否產生人文審美的果實?文學者對網絡文學如此敏感是因為從網絡文學的興起有很多的負面現象產生,比如有大學女教師以“個性張揚”為名在網上張貼自己的裸照,一些“美女”毫無顧忌的進行脫裙子比賽等。這些所謂的“美女寫作”、“身體寫作”、“超現實寫作”無不是文學的一種畸形變種。還有一些人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刻意的將一些詞匯故意誤讀、誤用,借著網絡的發展,惡性的傳播。更可怕的是現在有很多的學生在寫作文、日記、周記時,大量使用“網絡語言”,甚至在高考這樣的正式寫作中也會出現類似的文字。文學語言審美標準是準確、生動、鮮明、精煉,如老舍、林語堂等知名作家遣詞造句的寫作手法,追求的是語言之美,而網絡文學出現的一些現象顛覆了語言之美的傳統,變得毫無優雅可言,甚至顯得庸俗。由此看來,這些現象看似是文學上的一種創新,其實則是文學發展道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文學迅速興起,并漸漸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由于網絡文學是一種新生的文學現象,與傳統文學有著不同的特征,對文學的發展也有著有利和有弊兩個方面的作用。網絡文學常常受到批評是因為一些網絡作品文學內涵不夠,過于粗糙。有學者說過:“網絡對于文學而言,是一把雙刃劍”。網絡文學使文學更自由、更寬容,產生了新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魚龍混雜、低俗無趣、文字垃圾。正是因為網絡文學具有快捷、方便、寬松等特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網絡文學變成了一種“快餐文學”、“速食文學”,通過網絡可以隨時使用,也會很快的丟棄。因此在使用網絡文學或進行網絡文學創作時,一定要在使用語言上遵循“有約束的自由,有規范的創新”的原則,認真對待網絡文學。當然,也要認真對待網絡文學給文學的發展帶來的益處,總結這些益處的同時,進一步創新,協助文學一步步向前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的了解網絡文學,研究網絡文學,正確的扶持和引導網絡文學。(本文作者:黃晶 單位:肇慶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