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房地產業經濟的走向
一、調控政策對房地產業經濟走向的影響
今年3月,新“國五條”的發布進一步表明了國家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的決心。在較長的一個時期內,國家對房地產業調控的宏觀政策環境不會放松,房地產行業發展短期內將受到影響,房地產開發企業面臨重新洗牌。
1.保障房的建設決不放松,使得房地產業增長速度仍保持下行趨勢房地產的發展使得房價持續上漲,致使一部分人無法負擔高額房價,房奴現象嚴重,導致無法真正的滿足市場整體的需要[3]。保障房供應不足,是造成房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家針對這一問題,從民生出發,興建包括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廉租房等在內的一系列保障性住房,用以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改善供需矛盾,有利于遏制房價過快上漲。保障房轉移了部分購買人群,必然對房地產業的發展產生影響。
2.抑制過度占有資源決不放松,使得房地產業增長速度呈現下滑趨勢從總體上看,我國住房仍然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住房供給數量雖多,但分配并不均勻,“房爺”、“房哥”、“房姐”現象可見一斑。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定消費能力但資金并不寬裕的包括首次置業者、改善型需求消費者在內的這部分群體,因不堪負擔高房價,合理住房需求受到牽連。因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抑制房產資源的過度占有,稅收、信貸的宏觀調控政策以及限購令均反映出政府對這一現象的重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生,緩解了房地產業的非健康發展形態。
3.政府問責制決不放松,促使房地產業持續良性發展政府問責制旨在引導房地產業根據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的發展,防止房地產商盲目的入市,以防空巢城市的出現。此外,政府應將民生放在首位,堅決落實好保障房、經濟適用房等30多種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保障城鎮困難戶的住房[4]。切實落實好各項房產稅收工作,維護房產調控的作用[5]。這些使得調控政策的落實有了堅實的基礎,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房地產業持續良性的發展。
二、從房地產業經濟走向出發提出的建議
在宏觀調控政策不變的大環境下,房地產業經濟在一個時期內發展將受到限制,由此提出以下建議:對房地產開發企業,首先應認識到房地產調控只是全國各行業調控的一個組成部分,要從更高的層面來認識和把握變化帶來的新機遇。現在已無法像以往單純依靠地價與房價快速上漲的盈利模式立足,房企間的競爭轉向能力優勢的競爭,對開發商在產品設計、項目管理、營銷手段、資本運營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國房地產經歷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呈現差異化特征,有為教育,有為景觀,有為養老,在樓市整體向買方市場轉變的背景下,產品類型、品質、區域規劃及配套設施等都成為重要的考量標準。從政府角度,應將房地產調控和住房保障列為房地產工作的兩大重點,堅持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保障和改善人民的住房現狀。房地產調控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土地供應力度,促進商品住房有效供給,滿足群眾多樣化的住房需求;加強市場監管,強化預售方案管理,合理控制項目入市節奏;維護市場秩序,規范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的銷售行為;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完善信用檔案,扶持優秀企業做強做大。住房保障方面,繼續加大保障房建設力度,以公平分配、提高入住率為目標,加快配租配售進程,將工作重心從建設為主逐步轉入建管并重,通過完善保障房建設、分配、管理和退出等制度,健全住房建設管理的長效機制。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經濟發展形勢下,國家的調控政策將進一步強化,對房地產業經濟走向的影響將更加明顯,房地產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保持一定的下行趨勢。政府對住房的重視,對民生的關注,積極興建保障性住房等將會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社會的幸福感也會增強,從而也將有利于生產建設,生產建設的發展反過來也會促進房地產業的改善,改變了以往的惡性循環,促使房地產業良性循環的發展,這將是一個長期的政策調控,也將是長期才能見效的,因此應客觀地看待房地產業長期處于這種緩慢發展狀態的形式。
作者:蔡毓明 單位:泉州市城建項目管理中心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2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