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煤礦設備的維管措施
1人員素質
毫不夸張地說,離開了設備,整個煤礦生產有很大可能會陷入癱瘓狀態。所以不論是操作人員還是維護保障人員,都必須通過安全技術教育和培訓,持證上崗作業,并不斷加強有關人員的高度責任心和安全意識。另一方面,還要使員工掌握預防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的知識和能力,在事故發生時有自救、互救能力。隨著工礦類企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設備不斷地被投入到生產環節當中,在生產過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安全管理
計劃的建立和執行一定要依據技術原理算好提前量,不能等到問題嚴重了再去檢修,這就要求維護人員對相關設備零件的磨損狀態,運轉負荷等影響因子有所了解,這往往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不容易做到,但是可以通過標準化的制度,完善的操作規程來將以往積累的豐富經驗加以歸納和實現,創造一個穩定良好的運行環境,盡可能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防患于未然。在工礦企業中,安全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對于設備管理也是一樣,管理好設備的使用、維護、保養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這就使得工礦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并嚴格規范設備的維護保養操作。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完善的檢測和維護制度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執行和監督,對相關的設備定期檢修,使其在運轉時能保持較為穩定的運行狀態,避免事故的發生,同時,定期維護、定期保養也會明顯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節約成本。
3設備的規范操作
煤礦井下工作環境比較復雜,干擾因素、危險因素都比較多,這就要求設備要有足夠的強度、防爆等級和防觸電要求。例如,井下空氣潮濕,粉塵多,容易附著在設備上,對設備的正常運轉產生威脅;井下工作強度大,容易使得電纜遭受碰砸壓而破壞絕緣保護層,極易發生觸電、漏電及短路故障,而此類事故又容易引發連鎖的瓦斯、煤塵爆炸。為了防止上述事故的發生,井下設備必須具有良好的防護機制,尤其是良好的防爆性能。隔爆原理可分為四類:采用本質安全技術。采用間隙隔爆技術。采用增加安全程度的措施。采用超前切斷電源和快速斷電技術。如上所述,井下設備必須具有良好的防爆措施,足夠強度的設備外殼和閉鎖裝置,同時加強日常的管理維護,杜絕爆炸現象的發生。
4事故預防
事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突發性,但這并不意味著預防措施是無效的,相反,大部分事故的發生是存在一定規律可循的。所以建立科學合理的事故預防體系,是預防煤礦事故的一個重要手段和前提條件。煤礦井下的事故預防主要采用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教育、知識技術培訓等方式來完成。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把安全預防工作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決不能虛于應付,敷衍了事。
作者:李義俠 單位:淮南東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