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技術教育中探討
(一)
一、網絡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優勢
1.利用網絡技術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利用網絡技術可以更好地理解漢字的意義。我國的漢字是一種藝術性的創造,它是我國數千年的文化精髓,網絡技術課件的應用,把一個個沒有生命的漢字變得更形象、生動,它讓學生在學會漢字的同時,感受到漢字的無限魅力。此外,網絡技術具有信息量大的優勢,教師可以方便地查閱多方面的資料,幫助學生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視野。總之,在現代教育中,網絡技術使得課堂更加形象、生動,也更加直觀。對于一些疑難問題,運用網絡技術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2.利用網絡技術有助于補充和豐富教學的背景知識
如在語文學習中,對古詩詞的學習,一般都需要教師翻譯成白話文,學生才能理解詩詞的意義,但很多時候,學生并不能體會其中的意境。“所謂意境,一指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能使讀者通過想象和聯想,如身臨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此時教師若準備好一個視頻,把詩中的背景運用畫面和聲音的形式表現出來,則能使學生充分學習到詩的背景知識,使學生對詩的理解有了時空感,能體會作者在作詩時的感情以及所處的環境。
3.利用網絡技術,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網絡技術的采用,可以使枯燥的文章通過感性的聲音表達出來,學生們會慢慢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之中,從而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正處于快速生長發展的階段,思維活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觀察事物不夠細致,普通話不標準。針對這些問題,教師的認真傳授是必不可少的,但若合理運用網絡技術教學,則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二、網絡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弊端
1.容易造成資源浪費
雖然網絡技術較之傳統教學手段,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利弊兩方面,如若操作不當,網絡技術手段也會對教學產生一些不利影響。如運用網絡技術教學,離不開一個好的網絡技術課件,在實際教學中,有很多網絡技術的應用是“為用而用,盲目跟風”,脫離了運用網絡技術教學的初衷。另外,一些教師對網絡技術的使用不夠重視,把網絡技術當做一種擺設,只應付了事,這樣不能物盡其用,造成資源的浪費。
2.容易忽視教學內容
網絡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有些教師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教學的真正內容,使網絡技術課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如語文課程應致力于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培養學生的母語語感,發展學生的文學作品創作思維,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語文素質。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把網絡技術課件制作得過于復雜花哨,使學生應接不暇,注意力無法集中,抓不住課堂的重點。
三、現代教育中如何更好地運用網絡技術
1.要正確認識教育的目的
現代教育中運用網絡技術,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習效率。網絡作為一種現代技術與知識的結合體,我們在運用的過程中,要本著不斷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目的,不斷提高學生的素養。
2.把握使用網絡技術的時機
網絡技術是一種教育技術,一種傳播媒介,它服務于教學活動。教師能否遵循學生的認識過程,設計出優秀的課件,能否找準網絡技術與學生理解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課堂上適時展現給學生,是我們應用網絡技術技術的關鍵。這里課件的展示時機就是學生認識的最佳結合點,是應用網絡技術的關鍵。
作者:趙紅梅 單位:江蘇省響水縣黃圩中心小學
(二)
一、高職體育教學的本質屬性
第一是健康屬性,體育的本質屬性就是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程的教學,掌握管理、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因此,需根據這一特性,形成以學生個體興趣為基礎的大學體育課程教育體系。第二是職業屬性,高職學生利用體育鍛煉的手段和體育運動這個載體,著重發展本專業今后從業和勝任工作崗位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和心里素質,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形成以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的高職體育職業體能訓練體系。
二、高職體育教學中的網絡技術構思
(一)體育教學的課程管理平臺
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即大一期間的公共基礎課程和大二、大三學年的公選課程學習。公共基礎課大多以達標訓練及基本隊形、廣播體操等常規操練為主,主要滿足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健康屬性;公選課程學習主要以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滿足體育教學中的學生職業屬性。這樣的層次教學較好的完成了高職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課教學任務和學生的培養目標,但是在以往的教學常規中容易造成疏漏。比如有的學生在大一期間體育公共課程未能達標,大二又繼續新的項目的學習;有的學校的學生對大二公選課的選取比較混亂,甚至對課程培養目標都不清楚,盲目選擇了不適合自己項目,造成大學期間的體育課程不能通過。以上這些方面的影響,完全可以用體育課程管理平臺技術進行彌補。在一些發達地區,這樣的軟件技術已經成熟。入校新生可以通過平臺了解在校三年期間的體育課程培養目標,查詢自己感興趣的公選課項目,在課程考核結束時能及時查詢考核結果。在平臺中,各課程教師也可上傳公選課項目的專業介紹、培養目標、考核方式,以此吸引學生選課。通過該平臺還可以均衡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資源,整合管理體育教學的場館和設備。
(二)體育教學過程的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實現
隨著網絡教育的發展,網絡體育教育的建設成為一種必然,它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及網絡教學,配合課堂上的需要,使畫面重復播放、講解、加上教師的示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動作的難點、要點,增強學習的自主性,提高教學效率。傳統教學模式以班級授課為主要形式,教師往往是知識的傳授者,在教學工作中起主導作用,教學方法多以板書,口授為主,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態度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不能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傳統的教學模式,統一化的班級授課形式,教師不能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而有針對性的傳授知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個勝潛能的發展。網絡環境下的體育教學模式,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將帶有音頻和視頻、文本、圖表和動畫的界面傳授給學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閣,較之傳統課堂,學生參與的氣氛相對較高。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體育運動環節有節奏的重復放映,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動作的難點、要點,加深對動作要領的記憶,可以增強學生的感官意識。教師可利用網絡資源來完善充實自身的教學內容,提高其知識水平,使體育愛好者能達到最佳的體育知識學習和鍛煉效果。
(三)網絡環境下區域性體育教學資源共享庫
教學資源庫指的是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教學資源庫建設不僅僅是整合開發優質數字化教學資源,提高課程質量,更重要的是推動課程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形成校校、校企共建發展的良性機制,整體提升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盡管在現在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中,體育課程一般都只是列為公共基礎課來進行教學規劃,但是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日益提升,以及各式生活習慣的轉變,廣大青年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和需求在日益提升,加之各級政府對群眾性體育事業的大力支持,這就意味著構建區域性體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庫在理論上成為可能。區域性體育教學資源共享庫,其根本目的在于整合區域性的體育教學的優質資源,發掘優質體育教學資源下的優勢項目和優秀人才,可為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階梯形建設服務。資源庫建設可深度發掘在一個地域范圍內,優質的體育場館資源和設備技術資源并備案;亦可將各高校的優秀體育教育人才、優質的教學資源、課程及訓練設置方案進行分享和學習;同時也能從廣大的青年學生中發掘體育運動人才,繁榮群眾性文化和體育運動市場,更好的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三、結束語
現代網絡化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只是給體育教學提供一種輔助手段,實質上體育教學還是強調身體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增進學生們的健康,增強體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因此,我們必須反對刻意鼓吹現代技術的觀點,認為它們就是教學的全部,從而否定傳統課堂教學和教師的言傳身教,這是不科學的。我們要認清先進與傳統的關系,使各種教學手段達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網絡技術有它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但不具備表達方式的所有優點,語言、手勢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對網絡技術而言在目前還無法達到。網絡技術的運用所建立起的教學模式必須能應用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必須符合體育教學規律,能夠應用于一線教學。如何保證在精選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仍需解放思想。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學校的體育教學改革,己展現出迷人的廣闊前景,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作者:李煒 楊明 單位:九江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