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市場形勢下的國民經濟論文
一、2010年中國煤炭市場形勢分析
煤炭專家認為,從2009年前10個月全國煤炭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分析,煤炭經濟運行態勢好于預期,煤炭產銷量增加,價格相對穩定,市場供需基本平衡,當前煤炭經濟運行狀態總體趨好。尤其進入2010年1月份以來,煤炭市場開始發生變化,部分煤種需求大幅增加,市場價格加速上揚。專家分析,近期煤價上漲的原因,最根本的是經濟回暖帶動用電量上升,用電量上升導致對煤炭的需求上升,供不應求是煤炭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短期看,由于北方進入取暖期,煤炭消耗增加,進一步推高市場需求。從近期看,由于惡劣天氣影響煤炭運輸,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煤價。今后一個時期的煤炭市場,在供求總體平衡的大背景下,不排除在局部地區、部分煤種、個別時段,會出現緊張狀態。隨著重工業的逐步回暖,電力消費呈現出企穩增長態勢,預計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左右,全年新增火電裝機6000萬千瓦左右,發電、供熱合計消耗電煤量同比增長1.7%左右,總量在14.9億噸,占全國原煤產量50%左右。預計2010年新增電源規模7000萬千瓦,其中,火電比重大約在60%左右,發電、供熱消耗電煤合計15.3億噸。煤炭供求偏緊格局的概率較大,市場動力煤價格有望保持穩中趨升局面。如果排除突發事件和相關政策調整對煤炭及其相關產品成本或價格調整因素的影響,市場煤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將可能有限。鐵路部門將繼續推動煤炭企業建設戰略裝車點,實現煤炭貨源組織的集中化規模化,提升鐵路整體運輸效率和路企雙方的效益。繼續積極推進路企直通運輸,在主要煤礦及港口、電廠、鋼廠實現機車直接進入裝卸車點,深化大客戶戰略,與運量大的煤炭企業建立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關系。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中國煤炭市場形勢進行詳細分析:
(一)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1、國家新政策
為了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推動煤炭產、運、需交易的市場化改革,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于完善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和《2010年跨省區煤炭鐵路運力配置意向框架》,確立了我國煤炭產、運、需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并進行了進一步的強化。
2、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2010年我國經濟運行態勢好于預期,盡管出口嚴重下滑,但逐漸步入震蕩筑底階段,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基本上逐月攀高,帶動工業生產增速回升。隨著經濟刺激政策效力更加明顯地顯現,經濟增長出現較明顯的反彈。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主要國家經濟普遍陷入衰退,但由于我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措施及時、力度適當,也得益于我國經濟潛在增長動力依然較強,我國2010年經濟運行態勢好于預期。因此最近國際機構在紛紛下調對全球經濟今年增長預期時,卻調高了對我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應當看到,目前我國經濟反彈基礎仍不穩固。美國、歐洲、日本和亞洲地區進口降幅最近雖然趨穩,但仍在同比下降1/3左右徘徊。估計我國出口今后幾個月降幅雖可能收窄,但要恢復同比增長至少要等到第四季度甚至更晚。消費方面,2010年初,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剔除物價因素后基本保持穩定,但新增就業減少,農民工失業增加,居民收入增長面臨制約,消費持續強勁增長的前景不容樂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從GDP、工業增加值增長等指標看,我國經濟運行態勢較好,但從居民收入、企業利潤、財政收入等指標看,目前經濟增長的效益還不能令人滿意。經濟可持續增長后勁仍需加強,2010年經濟增長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2010年整體經濟形勢對煤炭市場直接影響是需求增加,間接影響是國際石油和鋼鐵等市場變化。初步判斷2010年煤炭走勢是:上半年屬于經濟發展需要型,經濟實際需求成為煤炭價格上漲主要影響因素;下半年同類能源的價格上漲帶動煤炭下游產品和煤炭價格波動將有所加重;通貨膨脹預期將貫穿全年市場,有逐漸加重之勢。
(二)期貨影響分析
一般來說,期貨市場中形成的價格是比較能夠真實地反映供求狀況的,同時也為現貨市場提供了參考價格,起到了發現價格的功能,提高了未來煤炭價格走勢的可預測性。同時在期貨市場上確定了遠期價格,也就能使生產和供應可以進行合理安排,以避免價格波動和利潤不穩定帶來的風險,對煤炭價格出現大起大落也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更有利于保證整個市場的平穩發展。建立煤炭期貨市場,推出了煤炭期貨交易,政府和相關企業就能利用期市,預測煤炭的供需形勢和價格走勢,進行宏觀調控和微觀決策。煤炭期貨交易能夠使煤炭企業保持均衡生產,鎖定生產經營成本,實現預期利潤;電力企業則能夠獲得穩定供應,有利于形成合理煤價,從而促進煤電雙方的良性發展。上市煤炭期貨交易可以幫助發電企業防范價格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建立煤炭期貨市場將為交易雙方提供一個安全、準確、迅速成交的交易場所,提高交易效率,節約交易成本,并避免相互之間的債務問題。
(三)煤炭企業自身情況
根據我國及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取向,我國煤炭需求很難再現連續多年的快速增長局面,但煤炭產能仍然具有前幾年較快擴張的貫性,同時,“供應彈簧”和“運輸瓶頸”的調節功能也將明顯弱化,1月份,國內動力煤冬季供求的旺季特征得到深入體現,反應市場活躍程度的煤炭生產、運輸、消費等各項相關指標繼續好轉。與此同時,由于煤炭可供資源環境難以改善,提前到來的冬季取暖用電高峰,促使市場動力煤的供求關系進一步向“賣方市場”偏移,甚至部分重點煤炭生產省份也開始出現電煤告急狀況。當月,市場動力煤交易價格繼續在全國范圍內保持上揚局面,與2009年后兩個月份相比,價格上漲的速度有所加快,上漲的幅度有所擴大。2010年中國煤炭市場的幾個特點是:各省鄉鎮煤礦復產遲緩對國內煤炭市場形成顯著支撐。煤炭進出口對沿海地區煤炭供求的影響增大。煤炭生產、供應和庫存出現集中化趨勢。重點電煤供求和價格對煤炭市場的影響潛在而深遠。重點集散地區和終端煤炭消費企業煤炭庫存水平逐步走低。隨著冬季到來,國內煤碳市場資源偏緊局面逐漸擴散。煉焦煤作為稀缺資源的特性決定了其不可能出現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在當前鋼鐵、焦化行業發展日趨科學、理性的需求環境下,煤焦鋼產業鏈條一定會按照協同發展、利益共享的模式同步發展。未來一段時期內,供需總體平衡、局部區域、部分品種趨緊將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煉焦煤市場的基本格局。
(四)銷售部門存在的缺陷
現行市場體系名義上以煤炭訂貨會為主導模式,實際上是基于長期合同的直接銷售模式,存在嚴重的功能缺陷。”錢平凡說,這種體系既沒有一個公共定價平臺,也不能有效匯集交易所需要的市場信息,而且交易分散,中間環節過多,交易成本居高不下。除市場體系的自身缺陷之外,煤炭作為大宗散貨商品,其交易過程還受到鐵路運力和價格雙軌制的外部制約。解決這兩個關鍵難題,是當前重構煤炭市場體系的前提條件。
二、華東無煙煤市場的形勢分析
華東無煙煤市場煤價保持高價位運行。礦區生產的優質無煙煤一直是受到客戶公認的優質煤種,近幾年一直是供不應求,產銷兩旺,企業無庫存,煤價保持在高價位運行。最近,在精煤價格上調的同時,由于優質末煤供不應求,價格上調30元/噸左右。目前的原煤銷售價格達到410元/噸左右。市場供求是推動煤炭小幅度漲價的決定因素。煤炭價格的高低,最終要取決于市場,取決于煤炭市場的供求關系,煤炭供過于求價格就下降,煤炭供不應求價格就上漲。近期全省性的煤價整體小幅度上漲,就是煤炭供應緊張,產品供不應求造成的。根據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態勢,有日益增加的煤炭消費增長的支撐,經濟發展相對過熱的影響,煤炭價格不僅不會降下來,估計還會繼續上漲。從全省煤炭市場的供應情況來看,華東無煙煤市場無煙煤、部分短缺煤種繼續小幅度漲價將成為必然的趨勢。以上就是2010年中國煤炭市場形勢分析工作報告。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41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