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輸管道工程論文
1常見長輸管道質量問題分析
(1)焊接一次合格率低焊接一次合格率是長輸管道質量控制的重點,同時也是施工當中造成成本增加的重要環節。焊接過程中出現返修口,為了返修焊口,機組勢必要派遣若干人員和設備,這樣就會影響主體施工的正常進度,特別是對山區施工的小機來說,人員和設備有限,返修施工時會造成整個機組的停工。焊接一次合格率越低,所造成的返修成本或割口成本就會越高。在現有的施工技術條件下,提高施工人員質量意識及技術水平,做好焊口預熱、焊條烘干及焊條保溫等技術保證措施,努力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降低返修或割口造成的成本增加,是管道施工單位質量成本控制的重點之一。
(2)防腐層損傷防腐層損傷會造成極大的管道腐蝕風險,降低管道運行壽命,同時也會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根據防腐施工技術規范規定,直徑小于30mm,防腐層損傷深度小于總厚度50%的用補傷棒、粘彈體和補傷片補傷,直徑大于30mm,防腐層損傷深度大于總厚度50%的損傷補傷除了上述材料外,上面還要包覆防腐帶,這就相當于額外增加了若干數量的防腐焊口,由此造成了防腐材料、人員和設備等方面的損耗,直接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防腐層損傷一般是在裝卸過程、運輸過程、布管焊接過程和管道回填過程中對防腐層的摩擦和磕碰造成的,因此怎樣減少這幾個過程中的防腐層損傷,就成為管道質量成分控制的關鍵所在。管道三公司西三東項目部經過研究制定了若干保護防腐層的管理辦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實行工序交接制度,明確責任劃分。項目部根據工序交接單判定防腐層損傷責任所屬單位,依據現場發現的防腐層損傷大小和數量,判定處罰金額數量,依據所有機組質量評比,給予優勝機組獎勵。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提高了機組的積極性,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防腐層損傷,提高了企業的施工質量,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管道施工的質量成本。
(3)管道淺埋管道淺埋是管道施工中非常嚴重的質量問題,管道淺埋會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管道業主單位非常重視,在平緩的一般施工地段,管道埋深控制較容易,但是在一些特殊地段就不容易控制,例如:山區、河流、溝渠、沼澤地和魚塘。出現管道淺埋,整改非常困難,需要重新投入大量人員、設備和財力,這就造成了極大的質量成本。整改時有時需要二次征地,賠付大量的征地費用,河流、溝渠重新斷流或截流,沼澤和魚塘重新抽干水,管道要小心翼翼的挖出斷管,增加彎頭彎管或改變彎頭彎管度數等措施增加管道埋深,施工難度有時比原來施工時的難度還要大,施工費用和施工工期耗費的質量成本更是巨大。因此減少或杜絕管道淺埋也是管道質量成本控制的重點之一。
(4)未滿足安全距離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離也是施工管控的要點,如果施工中未按照圖紙施工或與地方政府及村民溝通不暢,就會造成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離達不到規范要求。重新調整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離,由此產生的整改費用,也是管道質量成本控制的要點之一。
(5)防腐層漏點管道施工中并不上所有的管道防腐層損傷都能夠在防腐補口補傷以及電火花檢漏等工序中檢測出來,這些“遺漏”的防腐層損傷需要在管道回填以后通過雷迪地面防腐檢漏來查找,通過雷迪檢測到管道防腐層漏點定位以后,在征地有效期內及時挖出該防腐層漏點進行防腐補傷,如果整改時間點超出征地有效期,還會產生二次征地費。由此看出,減少施工中防腐層損傷以及在征地有效期內利用雷迪地面防腐檢漏及時找出“遺漏”的防腐層損傷并及時整改也是管道質量成本控制的要點之一。
(6)管道變形管道嚴重變形俗稱管道癟管,也是一種嚴重的質量事故,一般是由于管道受到巨大外力使的管道產生嚴重變形引起的,另外管底存在巨大孤石,在管道上水試壓過程中,在重力作用下也會使管道與巨大孤石接觸的部位產生癟管。管道癟管會嚴重影響管道通球,輸送介質也會消減癟管處的壁厚,影響到管道運行安全及壽命。管道產生癟管必須要進行整改,把癟管處進行切除更換,由此會額外產生巨大的進地征地費、誤工費、人工費和設備費等,甚至會影響到企業聲譽,因此防止管道癟管也是管道質量成本控制的要點之一。
(7)頂管施工,公路、鐵路路基下沉管道施工中會穿越眾多的鐵路、省道、國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級公路,穿越這些鐵路、省道、國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級公路,施工單位一般采用頂管穿越的方式通過,頂管穿越如果土層支撐性能不好,易塌方,技術保證措施不到位,就會造成路基下沉,路面塌陷。對路基下沉及路面塌陷處進行處理會產生額外的費用,因此管道穿越鐵路、省道、國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級公路時,防止路基下沉及路面塌陷而產生的質量事故也是管道成本控制的要點之一。
(8)管口不封堵管口封堵不及時也會造成質量事故,例如在山區溝下焊作業時如果管口封堵不及時,下雨會使大量的泥沙進入管道,使管道“灌腸”。清理管道內大量的泥沙會產生大量人工費用,如果泥沙進入管道較長,還需要把管道焊口割除進行清理,清理完畢以后再重新焊接,由此產生的費用更大。因此防止管口封堵不及時也是管道質量成本控制的要點之一。
2削減管道質量成本的主要措施
管道三公司西三東項目部經過多次調查研究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項目部配備足額的質量管理人員,結合本項目部工程管理特點,明確相關人員及部門的職責和權限,崗位職責細化到個人,避免出現“三不管”和“亂插手”現象。編制各工種作業指導書、各種程序文件和各種管理辦法等指導和規范施工機組及員工的行為。明確項目部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按照部門和作業機組,分解質量目標,下達任務,并使其具有可測度性,及時了解施工機組質量情況,當機組質量有下滑趨勢時,組織機組召開質量問題分析會,查找問題原因,制定糾正和防范措施,使施工質量處于可控狀態,避免施工質量失控而造成管道質量成本的升高。
(2)選擇合適的工藝設備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如果沒有好的、適宜的設備,再好的技術人員也不能保質保量地做出優秀的產品。對管道施工也說,如果沒有好的、適宜的設備,再好的技術人員也不能保質保量地焊出合格的焊口,組對不出好的管口。管道三公司西三東項目部根據地形和氣候特點,選擇適宜的施工工藝和適宜的施工設備。例如:焊接方面,在多風季節,選擇抗風性較強的焊條電弧焊+自保藥芯半自動焊的焊接施工工藝;在少風季節,選擇抗風性能差但焊接速度快的熔化極氣體保護焊+自保藥芯半自動焊焊接施工工藝,這樣選擇適宜的工藝,既可以滿足進度要求又能滿足質量要求,同時也有效的降低管道質量成本。在資源配置方面,根據地形特點,在地形比較平緩,適宜大型設備行走的地段,使用移動焊車進行焊接;在沼澤地以及山勢較陡的山區自制爬犁,配備發電機及焊機,這樣的設備體積小,重量輕,滿足沼澤地以及山勢較陡的山區施工。選擇適宜的設備,既可以滿足進度要求又能滿足質量要求,同時也有效的控制了管道質量成本。
(3)提高員工質量意識人是活動的主體,施工要靠人去實施,質量要靠人去保證,另外質量管理不是某幾個人或某個部門的事,需要各個環節的密切配合,需要全員的共同參與,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質量管理運行不暢,甚至質量事故的發生,為了減少質量事故的發生,降低管道質量成本,必須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開展針對性的層次化質量培訓,提高全員質量意識,提高全員技術水平。
(4)注重發揮績效考核的導向作用項目部加大績效考核力度,完善機組及分包商質量業績考核制度,質量評價指標和評價制度,完善項目部質量績效考核及獎懲管理辦法,定期對機組、員工及分包商進行考核,機組獎金與質量成本掛鉤,分包商考核與施工質量掛鉤,獎罰分明,充分調動機組、員工及分包商的積極性,使質量管理健康有序運行,提高施工質量,減少質量事故發生,降低管道質量成本。
(5)加強施工生產質量管理的過程控制項目部從“人、機、料、法、環”方面加強過程控制,制定各種措施消減質量問題發生的可能性,消減“低老壞“的“質量通病”,重點關注關鍵工序、薄弱環節的質量管控能力。從事后整改,改為事前預防、指導,事中檢查控制,事后驗收的施工管理過程,減少質量事故發生,降低管道質量成本。
(6)開展月度質量成本分析管道三公司西三東項目部利用“3+N”網絡化管理平臺,每個月對所有施工機組的施工質量成本進行分析、對比。通過對施工成本投入的月度對比,可以較直觀地看出當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投入增大時,非一致性成本就會減少,甚至不發生。當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投入減少時,“不合格品”就會出現甚至增多,直接造成非一致性成本增加。通過開展月度質量成本分析,可以總結質量缺陷的性質、類別,以及發現造成質量成本增加的原因,便于及時采取糾正措施,避免質量缺陷重復產生造成質量成本增加的現象發生。由此可見開展月度質量成本分析也可以有效及時的降低管道質量成本。
3質量成本投入與效益平衡分析
談到投入,很多人認為只要增加投入就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減少收入和利潤。這種觀點是片面的,也是表面的。質量成本投入是一種企業發展良性的增益的投入,不應該是企業的負擔,不是簡單的成本增加。它是一種特殊的細分的專業的投資,短期內其產生的效益不像通常的成本控制那么明顯,它只能直接體現在施工質量的提高上,從哲學的角度看,任何一對矛盾都可找到最佳平衡點;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質量成本投入也并非越多越好。投入一旦超過某個限度,就變成一種浪費,一種盲目的投入。因此我們倡導一種必不可少的合理的質量成本投入,質量成本投入要以滿足施工質量或設計要求為目的,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優化和最大化。總的看來,企業進行合理的質量成本投入會起到四兩搏千斤的作用。這可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來分析。
(1)經濟效益分析一般來說,只要經濟效益大于或等于質量投入成本,質量成本投入都是可行的。我們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來說明質量成本投入的經濟效益.合理而必要的質量成本投入的直接結果是,企業不發生或減少質量事故損失、材料損失、設備租賃費損失、人工費損失和施工時間等損失,并通過減少這些損失,給企業增加經濟效益。
(2)社會效益分析當Se<1時,ΔC<ΔP,說明由質量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的減少,是以過高的質量成本投入為代價的,僅從經濟效益上考慮是不合算的。但這并不意味著質量成本投入是不必要的,而意味著需要調整優化質量成本投入的結構和方向,加強對質量事故產生的預防和質量管理的控制,以達到合理投資、高效使用的目的。從企業發展的未來和服務社會的長遠角度來看,適宜的加強和優化不直接著眼于經濟效益的質量成本投入,有利于促進施工質量,有利于促進創新,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減少返修或返工帶來的施工成本增加,進而提高企業的市場聲譽、市場競爭力和社會效益。
4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在中標價格逐步降低,利潤空間逐步減小,質量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時有增高的情況下,施工企業可以通過建立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選擇合適的工藝和設備,加大人員質量培訓力度,加大績效考核力度,加大質量過程控制,開展月度成本分析,適宜增加質量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的投入,可有效提高項目施工質量,降低長輸油氣管道施工諸多影響因素,降低質量成本,提高項目整體效益.
作者:姚念雙 袁書杰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4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