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治理工程經濟論文
1工程費用
1.1固定資產投資
根據投資估算,工程靜態投資為567652萬元。考慮國家有關部門對影子價格的參數未及時調整發布,而當前市場經濟的發育已初具規模,市場的價格基本可反映其價值,影子價格的調整系數接近于1.0,故費用和效益的計算均可取現行價格,不會影響經濟評價的結論[2]。因此,國民經濟評價采用投資為567652萬元。工程建設期為5年。
1.2年運行費
年運行費包括工資及福利費、材料燃料及動力費、維護費及其它費用。根據《水利建設項目經濟評價規范》(SL72-2013)[3]規定及當地實際情況,本工程主要為堤防工程,按工程部分投資的1.5%計,工程完成后年運行費為2419萬元。
1.3流動資金
水利建設項目的流動資金包括維持項目正常運行所需購買燃料、材料、備品、備件和支付職工工資等的周轉資金。工程的流動資金按年運行費的25%(周轉時間為3個月)計算,經計算為605萬元。在運行期末一次性全部收回。
2工程效益
本工程的實施主要是提高流域和區域防洪能力,保障居民安居樂業,繼而對推動地區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產生重要意義。綜合治理工程的防洪效益分析如下:
2.1洪水災情情況
錢塘江流域是水患多發地區,1949-1999年的50年間錢塘江中游蘭溪站洪峰流量超過10000m3/s的洪水災害年份有:1952、1954、1955、1961、1969、1971、1989、1992、1993、1994、1997、1998等12年。其中以1955年6月洪水最嚴重。浦陽江是錢塘江重要支流,歷史上洪澇災害頻繁,素有“小黃河”之稱,是全省防汛重點河流之一。根據錢塘江流域1950年以來歷年洪水受災農田和死亡人數統計,多年平均受災面積4.886×104hm2,死亡人數34.7人。
2.2防洪保護區及其社會經濟
在綜合治理工程實施后,遭遇規劃設計標準內的洪水時可以得到有效保護從而減少洪災損失的范圍。經調查分析和水利計算,本工程保護區內總人口120.7萬人,農田面積7.12×104hm2,國內生產總值552.4億元。
2.3防洪效益分析
防洪效益分為農村綜合防洪效益和工商企業綜合防洪效益分析。
2.3.1農村綜合防洪效益農村綜合防洪效益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房屋建筑、公益設施和設備、農村集體和私人財產等因洪水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本工程實施后可以減少的部分。采用洪水頻差法,以免災農田面積和損失率計算。通過對本流域干堤保護區“19920704”、“19950625”、“19960630”和“19970709”洪水災害損失的調查分析,得出“洪水頻率-受災農田每畝農業綜合損失”關系,并根據水利計算成果和地形情況,進一步分析建立保護區范圍現狀和規劃工況的“洪水頻率-受災農田”、“洪水頻率-農業綜合損失”關系;以工程實施前后的關系數據之差,得出“洪水頻率-免災農田面積”、“洪水頻率-農業綜合免災價值(即農業綜合防洪效益)”關系;然后按照洪水頻率法,從而計算得到本工程農業綜合多年平均防洪效益為3540萬元。
2.3.2工商企業綜合防洪效益工商企業綜合防洪效益包括各類工業、交通、商業、服務業、建筑業、郵電通訊業等,在規劃工程實施后可以減少的經濟損失。按照洪水頻率法,以工商企業綜合免損率和工業總產值計算。工商綜合免損率:根據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次洪災造成的工業、商業、交通等經濟損失典型調查資料,按照頻差法求得多年平均損失率為1.2%,根據防洪標準、洪水位降低情況分析得出本工程實施后可以降到0.4%,兩者之差即為本工程工商綜合免損率0.8%。工業總產值和防洪效益:本工程防洪保護區2009年總產值為552.4億元。由免損率和工業總產值求得工商企業綜合防洪效益為44192萬元/年。防洪效益遞增率是指防洪保護區在工程運用期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防洪保護的內容、數量和價值(這里不包括物價上漲因素)隨之增加,防洪效益相應增大而考慮。參照當地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綜合采用農業綜合防洪效益年增長率為1.0%;工商企業綜合防洪效益前10年為6%,之后年份為3%。
3經濟評價分析
經濟評價指標是指經濟效益費用比、經濟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采用計入時間價值的動態法計算。建設期為5年,運行期50年,計算期為55年;社會折現率為8%。經計算得出的經濟指標:內部收益率為10.41%,經濟凈現值237517萬元,經濟效益費用比為1.45??紤]經濟風險和某些不確定因素,進行3種情況的敏感性分析,即投資增加10%;效益減少10%;在投資增加10%的同時效益減少10%。敏感性分析經濟指標計算結果列表1。經對上述3種不利情況進行敏感性分析計算可知,本工程各項經濟指標均滿足要求,表明本項目具有較強的經濟抗風險能力。5結語本工程效益費用比為1.45,大于1.0;經濟凈現值為237517萬元,大于零;經濟內部收益率10.41%,大于8%,各項指標能夠滿足規定要求。從敏感性分析結果看,無論投資增加10%或效益減少10%,三項指標均滿足評價規范要求,表明本工程從經濟角度分析是穩定的,具有較強的抗風險的能力。本工程屬于社會公益性質的水利建設項目,沒有財務收入,根據規范規定,不作財務評價。根據經濟評價準則,項目的取舍應取決于國民經濟評價(尤其是公益性項目),本工程從國民經濟的角度上可行,社會效益顯著,建議該工程早日實施,盡快發揮作用。
作者:俞迪燕 單位: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勘測設計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