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我國低碳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1農業的生產方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總體土地資源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積卻只達到世界三分之一,其中耕地面積由于對土地的開發與利用不盡合理而正在不斷的減少,同時還伴隨著水土流失以及土壤沙化的問題,而且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隨著化工肥料的大量使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土壤中的有機質,使得農田土壤逐漸退化,頻頻發生病蟲害,更加劇了地球的溫室效應,另外大量使用化肥與農藥還污染了一部分的水資源,同時對水資源的利用大部分都未能采用節水灌溉的方式,以致發生水資源短缺的現象,更進一步加深了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使地下水位嚴重下降,最后造成土壤退化以及沙漠化的后果。
1.2農業大量廢棄物的利用問題
在國內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中,一般將養殖業與種植業劃分開來,進行單一操作,在種植業中將一部分秸桿翻回土壤里做腐爛基肥,剩余的就都作為廢棄物被焚燒掉,這樣的做法就大大的浪費了資源,同時更加大了溫室氣體的排放。而農業的養殖業中所產生的大量糞便要進行處理就必須要增加一些成本,因而大多數養殖業都對產生的廢棄物不做任何處理而任意排放,對土壤結構產生一定的破壞作用,增加了對水資源的污染與碳的排放。
1.3農業廢氣的任意排放問題
近年來農業機械化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在農業生產的全程機械化中,排放出的甲烷占大氣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在農村,由于對機械的排放標準要大大低于城市中的車輛排放標準,因此一般農業機械所用的油品質量都極差,最終導致農機排放的氣體成為農村最重要的大氣污染來源。
1.4農業固碳減排技術的缺乏
在農業生產中,雖然有將秸桿歸還田地作資源再利用以及對低毒低殘留農藥的研制與改良農作物等方面的研究,同時也取得了相應的成就,但是由于種種原因,農村中固碳減排、節能減排的技術仍舊極其缺乏,少了許多關鍵性技術的支持,還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低碳農業發展的需求。
1.5我國地方政府未能在低碳農業發展中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政府的職能就在于通過相應法律、法規的制定、監督與執行來進一步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而有的地方政府注重于政績的過分追求,積極推進一些見效較快的相關產業,為農業生產提供的資金以及科技與政策的幫助支持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低碳農業建設的項目需求,以致低碳農業發展缺少了很大的助力。
2.推進低碳農業發展的有效對策
2.1加大對低碳農業發展的宣傳力度,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
通過電視與網絡媒體加大對低碳農業發展的宣傳力度,明確低碳農業發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積極調動全民參與到低碳農業的發展中來,使社會各界共同參與農業發展體制,各級政府充分重視到低碳農業的發展,通過稅收等方面限制高碳農業的發展,同時完善相應的低碳農業發展咨詢服務體系,提高各政府部門的決策能力與協調能力,共同推動低碳農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2.2改善農業生產的方式
無論是傳統做法中將農業秸桿深翻入土壤中腐爛做基肥,還是將豬糞與雞糞等做農家發酵肥來合理利用,都可提高農業產量與品質,同時又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改良田地土壤結構,這都是典型的農業低碳化生產,因此,低碳農業發展首先要注重對自然資源的循環利用,宣傳并推廣保護環境并可節約能源的農業技術,保證穩定、持續生產且高效的農業發展。
2.3加強對低碳農業發展的政策扶持
發展低碳農業需要有資金的投入,更需要有相關的法律保障與一定的懲罰機制,積極開展低碳農業生產,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建立低碳農業的資金以及人才與科技等的平臺,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發,給予低碳農業項目一定的資金支持,設立相應的財政獎勵,同時加大對農田水利以及污水廢氣處理的資金投入,完善相應法律法規,建立起相關的農業生產約束,激勵人們依法對生態環境加以保護。
3結束語
總而言之,低碳農業道德是一種理念,更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一個方向,其本質在于降能節約,因此,制定有效的低碳農業發展政策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加大農業生產制度的創新,充分重視低碳農業的研究,以科技支撐農業生產的低碳化,從農業的各個環節出發,通過利用多種手段以最少的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發展,低碳農業的發展潛力是十分巨大的,其應用前景也是極為廣闊的。
作者:馬金輝 單位:黑龍江省農墾二道河農場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