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鴨養殖技術推廣研究
1鹿寨縣旱鴨養殖技術
1.1良好的養殖環境
鹿寨縣在進行旱鴨養殖的過程中非常注重于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主要體現在活動場地的選擇以及鴨舍的建造。
1.1.1活動場地的選擇鹿寨縣的旱鴨養殖分為喂養與放養2種,其中以放養的方式為主。因此,旱鴨放養會選擇一些土壤和水源比較好的林地,這樣放養的鴨子可以給農作物進行除蟲、除草,而且鴨子的糞便還可以作為農作物的肥料,從而實現了生態的養殖。但是,放養對作物的主干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且進行喂養的活動場地一般會選擇在離水源比較近以及地勢比較平坦的地方。
1.1.2鴨舍的建造鹿寨縣在進行雛鴨養殖的過程中主要采用發酵菌網上養殖新技術,一般選用網眼為1cm左右的網進行養殖,這樣可以使雛鴨不接觸地面,從而降低其染病的機率。而且,鴨舍的建造分為單層式和立體式2種。其中,單層式的鴨舍其網離地面約50cm左右,而立體式的鴨舍則是在單層式的基礎上使用金屬或者毛竹進行分層。在進行鴨舍建造的時候還需要保持其內部的恒溫,設置專門的飼料槽和飲水槽。
1.2選種
鹿寨縣的旱鴨養殖在品種的選擇上以體型大、肌肉豐滿,且肉質鮮美、易繁育、抗病能力強和易于飼養等優勢比較明顯的北京鴨、番鴨、櫻桃谷鴨為主。而且大都選擇那些毛色均勻、富有光澤,眼睛大而有神,叫聲清脆、響亮,行動靈活以及體型比較均勻的雛鴨。
1.3鴨舍的消毒
鹿寨縣在進行旱鴨養殖的過程中十分注重于鴨舍的消毒工作,一般在飼養雛鴨前的1周左右對鴨舍進行通風,使得鴨舍保持干燥,并且對于鴨舍的飲水槽、飼料槽等進行清洗,并且使用一定劑量的消毒液對這些器具進行浸泡消毒,再放在陽光下進行曬干。而對于整個鴨舍的消毒一般采取3個步驟:第1步,使用2%左右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噴霧消毒;第2步,使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按2:1的比例來進行2次熏蒸消毒;第3步,使用1:600的菌毒殺溶液噴霧進行封閉殺毒。
1.4科學的放養和喂養方法
鹿寨縣的旱鴨養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的成績,與其科學的放養、喂養方法是分不開的。
1.4.1科學放養鹿寨縣的旱鴨放養一般選擇在一些農作物主干比較高的林地,且放養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每年的4~10月份,因為這段時間林地的各種蟲類、草類等可供鴨子食用的物種非常多,從而可以為養殖的鴨子提供豐富的食物和營養。在進行旱鴨放養的密度上主要采用稀疏放養的方式,以保證鴨子食物的充足,放養密度一般保持在30~50只/667m2。還有,鹿寨縣在進行旱鴨養殖的過程中根據所放養鴨子的數量以及林地的面積用圍欄將其分成幾個區域來進行分開放養,一般每一個區域的面積大概在3335m2左右,每一個區域所放養的鴨子數量在200只左右;如果進行放養的林地面積比較小,不足以進行分區的話,則可以采取間斷放養的方法,以保證林地內草蟲等食物的數量。在旱鴨放養區域內設置好水槽,以保證鴨子的飲水情況。
1.4.2科學的喂養在進行旱鴨喂養的過程中,鴨舍的通風以及溫度根據氣候以及鴨舍內空氣的流動情況來進行改變。在對旱鴨進行投喂的過程中,遵循“先水后料,無水不喂和自由采食”的飼養原則;實行多餐制,投喂次數以4次/d為宜;在鴨子成長的過程中,還應該根據鴨子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更換飼料,以保證其生長所需的營養;隨著鴨子的不斷生長,還應當逐漸降低飼養的密度,以保證旱鴨具有足夠的生長和活動的空間。
1.5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防治是鹿寨縣提高旱鴨存活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其在放養的過程中將旱鴨放養的時間與林地噴灑農藥的時間進行錯開,以防止旱鴨的中毒。養殖戶對鴨舍以及其活動區域進行定期的清理,以保持其干凈。鹿寨縣在進行旱鴨養殖的過程中積極做好旱鴨流行病的預防工作,對飼養的旱鴨定期進行疫苗接種;一旦發現病鴨,及時對其進行隔離,并對所有的鴨群以及活動區域進行全面消毒。加強巡邏,做好安全措施,以防止天敵的入侵。
2結語
鹿寨縣通過大力的發展旱鴨養殖,使得旱鴨養殖成為鹿寨縣的又一大支柱性產業,從而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的增收。通過不斷地引進先進的旱鴨養殖技術,并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種、消毒,并通過科學的放養、喂養以及有效的防治病蟲害等,使得鹿寨縣的旱鴨養殖產量逐年的增加,并成為“南方肉鴨產業第一縣”。
作者:蘭翠蓮 單位:廣西柳州鹿寨縣鹿寨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