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條件下銀行金融分析
一、現階段商業銀行金融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放貸
從整體來看:雖然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沒有構成太大的威脅,但是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今天,宏觀經濟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影響,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地方。從宏觀經濟發來的信息來看:國內CPI系數不斷增加,央行不斷提高宏觀經濟的備金率,實質上這是宏觀調控最為嚴厲的方式,隨之將大幅度降低商業銀行的資金放貸。放貸作為先行商業銀行資金業務最熱門的一種,被列為優質資產的房產為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在次貸危機發生的情況下,國內對房地產進行了很大的調控。另外,受連鎖效應與價值鏈影響,商業銀行中的回籠資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當下商業銀行的資金放貸與緊縮還存在很長的時間區域。
(二)放貸質量差異大
為了迎合低碳經濟要求,各個政府、單位在培育、引進高新技術上,競爭趨勢愈演愈烈。競爭的目的不只是促進經濟內在發展,同時也是行政晉升的有效機制,對此很多地方官員開始對商業貸款進行打壓控制。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很難保障放貸質量。而企業為了繼續促進商業發展與低碳經濟,也就形成了商業借款等現象,此時的商業銀行面臨著腹背受壓;一則,政府正在不斷增加商業銀行壓力,二則受不對稱信息影響,它很難掌握產品前景。也正是在這兩種壓力下,放貸質量始終不一。
二、低碳經濟條件下對商業銀行造成影響的因素
自低碳經濟提出以來,它改變了傳統的促使經濟增長的形式,在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要求其滿足經濟結構與可持續發展。但是,從現行的金融業務開展情況來看:低碳經濟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與發揮,金融銀行在低碳經濟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影響因素。
(一)缺乏準確的認識
從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來看:提出時間晚、發展時間短是其主要特征,也包含很多內在銀行機構不熟悉低碳經濟境況,或者在理解與開展低碳經濟環節與業務上存在偏差。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對低碳經濟的審查、立項、實施、批復與風險管理缺乏理解,不夠了解低碳金融的利潤空間與業務規程。也正是因為低碳經濟缺乏強有力的認識,在發展低碳業務上缺乏動力,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傳統經濟模式向低碳經濟的轉變。
(二)發展理念和利潤追求存在矛盾
從現行的低碳經濟發展要求來看:它更注重低碳環保。受技術水平等一系列客觀因素影響,外加缺乏稅收減免以及風險補償制度,相關單位在經濟轉型時期很可能造成經營成本上升,最后減小企業盈利水平,影響最大利益。在經濟效益受阻、企業效益快速提高的環境下,同樣也會影響企業的信貸風險。而金融銀行不可能完全承擔社會環境對經濟成本帶來的壓力,這也是低碳經濟諸多項目融資問題越來越嚴峻的原因。
(三)缺乏專業的中介
和普通融資相比,低碳經濟項目開發,將面臨更多的風險,它需要經歷周期較長、相對復雜的審核。同時也只有借助專業單位才能推動項目實施與發展。但是,從國內中介機構來看:并沒有相關項目開發,在幫助金融商業部門專業評估與風險分析上,缺乏專業的技術咨詢,這也讓金融銀行單位在選擇項目上更加嚴格、謹慎。
(四)法律風險約束
從當前的低碳經濟實施過程來看:大眾對低碳經濟明顯缺乏認識,在低碳經濟發展前景等問題上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與疑惑,對世界各國協議還存在爭論。另外,低碳經濟的認證標準與認證程序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監管單位的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還存在風險。
三、低碳經濟條件下的銀行金融創新
(一)正視低碳經濟,提高認識程度
從現行的銀行金融發展狀況來看:基于低碳經濟的銀行金融的認知態度與支持程度更多的是來源于社會對低碳經濟的理解與利潤市場。為了實現低碳經濟與銀行金融部門的全力配合與支持,推動金融銀行與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正視低碳經濟,從源頭上提高認知。在銀行金融發展中,通過滲透低碳經濟理念,從根本上增強對低碳經濟的認知。通過增強員工培訓,借鑒與吸收國外發展經驗,讓整個銀行業務正視低碳經濟。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對低碳經濟的認知,同時還能明確效益產生過程,推動低碳經濟相關業務的快速發展。
(二)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
低碳經濟有助于銀行樹立正確的發展意識,在正視短期與長期效益的同時,擴充市場概率與綠色信貸之間的關系,并且擔負起股東利益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在發展低碳經濟時,短期內很可能對經濟效益構成較大的影響,從而損害金融機構利益。但是一旦放棄高污染粗放與高耗能經濟模式的支持,就會大大減少潛在危機,推動金融、銀行可持續發展。當然,在實施低碳經濟時,金融銀行也可能喪失原有市場與固定客戶,如果在放棄高污染、高耗能的同時,擁有較好的市場與客戶,增加低碳經濟投入,就能擴充低碳經濟占有率,促進綠色信貸發展,讓銀行金融的相關業務向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銀行金融作為相對復雜的部門,它和很多細節都有牽連,不僅關系著股東權益,還承擔著社會責任。為此,為了確保股東利益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必須從客戶、股東、社會共同利益出發,這樣才能達成雙贏的局面。
(三)加強低碳創新人才的培養
金融創新作為帶動國際金融市場發展的重要條件,注重金融人才培養,對掌握市場主動權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在低碳經濟背景下,金融管理人員必須以專業知識為基準,牢牢掌握新型投資評估與技術計量;通過增強對金融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從根本上做好低碳經濟技術評估與專業知識的掌握與應用,以推動銀行金融的快速發展。金融機構是整合國家相關要求與發展規定,制定金融培訓方法與內容,這樣才能保障金融信貸人員的專業水平與素養。完善與建立獎懲機制、績效考評體系,能夠公平、公正地對員工進行評價,從而提高員工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將低碳業務與員工績效有機地聯系起來,在健全獎懲體系與考評機制的同時,增強員工對經濟發展的關注力度,從而推動金融業務可持續發展。
(四)增強銀行對低碳經濟的支持
從低碳經濟發展經驗來看:銀行對低碳經濟有著很強的針對性與可塑性,客戶所處的地位與環境,完全不同于低碳經濟影響,故使用的支持方式不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創新銀行對低碳經濟的支持力度,從而帶動低碳經濟發展。如:大型低碳產業項目對銀行貸款的重視與支持,它對商業銀行的后期支持,對保障低碳產業資金順利進行都有重要作用。對于有較強輻射的企業,必須為其提供良好的貿易融資與產業融資,以此保障綠色環保;銀行機構利用知識產權替代貨權質押,為企業提供新的技術支持,在正常融資的同時,提高市場競爭力度。而對于減排節能的高碳單位,一般以融資租賃的方式,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通過為低碳產業提供配套服務與理財服務,讓低碳產業相關項目不斷向高碳單位發展、滲透。
(五)增強監管創新
從現行的低碳環境來看:銀行金融中存在多種風險與不確定因素,對此,除了要對其進行準則指導與規范外,還應該盡量降低風險造成的負面影響。首先,我們可以整合國外發展經驗,根據低碳交易地位、作用和實際狀況,對經濟結構進行新的創新與設計。其次,對于低碳信息監管,除了要為其提供有效的服務,還應該對綠色環保與節能減排進行有效跟蹤與收集,通過整合調控政策與發展趨勢,完善評估體系,對其作出正確的意見指導,并且使用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
四、結語
低碳經濟為銀行金融帶來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它能快速改善金融服務,幫助低碳建設各個領域與系統的整合與協調。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注重制度創新工作,在服務與支持方式創新的同時,推進銀行金融單位可持續發展。
作者:張淑婷 單位: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濮陽分行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