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高校工業工程學科教學分析
1國內高校IE學科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通過對南京某高校的調查分析,發現工業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競爭力不強,很多畢業生未能找到與IE相關的工作,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1)專業知識薄弱,缺乏實踐能力。目前我國本科工業工程的教育不夠完善,許多高校針對工業工程這個專業并沒有完善的教學體系,課程設置也并不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也不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使得工業工程的學生什么都學,但什么都學不好。
(2)就業目標不明確,工作崗位不合適。經調查發現,不能順利找到核實工作崗位的學生中70%是不知道哪里需要工業工程方面的人才,不知道自己適合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這是我國工業工程亟需解決的一個大問題,培養出的IE人才并不能找到伯樂。我國目前只有5%的大中型企業招聘IE工程師,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工業工程發展落后的現狀,直接導致了畢業后的IE人才無用武之地。針對上述兩方面,提出以下兩點建議:
(1)重新規劃工業工程專業課的實踐教學環節,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IE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它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針,IE教學必須遵從“實踐出真知”原則,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親手操作,學會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掌握IE專業知識,發現IE的真諦。例如,增設專業課的課程設計,金工實習,電工實習,社會實踐等模塊,增加大學生的專業技能。高校只有搞好實踐操作這一模塊,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將自然會有大幅度的提升,日后找到滿意的工作也自然不在話下,這對提升高校的IE水平,培養高素質的IE人才也有著深遠影響。
(2)明確就業方向,需要高校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緊跟IE的發展動向,明確社會對IE人才的具體需求,根據不斷變化的市場來調整教學方案,優化教學體系,對現有的教學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對IE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培養出專業技能扎實,實踐能力超強,高水平高素質的IE人才,使新一代的IE畢業生能夠緊跟時代潮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改進:系統的開設與IE學生專業相關的選修課,因材施教,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合理分配理論課和實踐課的學時搭配,做到不遺余力的提升實踐能力;設計綜合了多個學科多個領域的綜合性實驗,促使學生用盡所學,學以致用。
2IE實驗現狀及建議
由于IE實驗是IE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IE的實驗室建設也至關重要。根據調查研究,目前87%設有IE專業的高校并不具備完善的實驗條件,實驗設施不足,條件簡陋,并不能通過實驗為學生實踐經驗。歸根結底是由于國家和高校并不注重工業工程方面的教學情況,并不能給IE這個新興專業以大力支持,直接導致IE缺乏活動經費,不能購置先進的實驗器材,創造良好的實驗條件。IE學科的實驗室分為基礎IE實驗室和現代IE實驗室,也就是說,IE學科不僅要具有基礎性,更重要的是需要現代性的特征,在基礎上進行創新,緊跟時代進步。目前,在國外工業工程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國工業工程學科的教育正處在緩慢發展的階段,因此,不僅要學習國外及港澳臺地區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學經驗,還要根據國內的工業工程學科的發展特點,結合人才市場對IE人才的需求,不斷改善工業工程的學科體系,注重IE實驗的操作和分析,增強IE專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即實踐能力,從多方面提高IE畢業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出新一代順應IE發展潮流的,高素質的,優秀的IE人才。
作者:史宛蓉 單位:南京農業大學工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