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分析
煤炭是當前利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資源能否得到合理運用,不僅關系到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將對我國的經濟形勢產生重要影響。當前,我國煤炭經濟在發展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不利于我國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對我國的整體經濟形勢也會產生消極影響。本文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在分析煤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分析我國當前煤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煤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近些年,隨著能源的大量使用與消耗,世界上目前可利用的、不可再生的幾種礦產資源都面臨一個同樣的問題:能源日趨枯竭、不可再生。這點已成為世界各國共識。所以,國家的經濟發展能否在保證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順利進行,已經成為各國目前面臨的嚴峻考驗。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更需慎重對待能源考驗,尤其是煤炭資源的考驗。中國煤炭資源豐富,但人口眾多,這種現實導致人們日常生活中煤炭的大量消耗。不僅如此,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煤炭的需求和使用量也在逐步提升。雖然我國也在不斷開發和運用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但煤炭資源的開采量并未因此而下降,與之相反,煤炭資源的實際消耗在一次能源中占七成之多。由此可見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煤炭資源的開發利用。
二、新時期我國煤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在我國煤炭行業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煤炭經濟的發展。下面,筆者從自然環境因素、外部因素、內部管理因素三方面對這些問題分別進行闡述。
(一)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煤炭資源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嚴重的自然生態環境破壞,環境污染問題等,造成這些問題有幾個主要原因:首先,開發利用煤炭資源時使用的建筑設備,會占用很大面積的土地,特別是農田耕地及大范圍的山林,這樣,就直接導致了生態系統的破壞;其次,在采掘煤炭過程中,通常情況下,開采作業面都位于在地下數百米乃至上千米,隨著煤炭的不斷開采,礦區所在位置的地下資源被挖空,破壞了原本的地形、地貌、地下地質環境、水系等;再次,在進行采煤的生產過程中,大量污水和工業廢水會排放出來,也會破壞地面生態環境,同時在此過程中也會存在瓦斯、煤塵等氣體的排放,一些煤礦企業只顧及經濟利益而忽視生態環境,忽略凈化環節,直接導致生產副產物中的大量廢物、廢氣被排放,污染河流及大氣,破壞了地區環境。
(二)外部因素的影響
目前,影響煤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還存在幾個外部因素,例如煤礦機械裝備陳舊落后、綜采技術水平總體不高、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低、高級技術人員嚴重缺乏等。這幾個外部因素長期制約著我國煤炭產業的發展。煤礦企業一般都以開采和生產原煤為主,由于技術水平不高,他們很少對原煤進行精細洗選和潔凈加工,從而制約了煤炭的可持續發展,其自身的利用價值也會降低,不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技術的落后也會限制煤炭的二次利用率。受以上幾種外部因素影響,煤炭經濟的效益差強人意,由于受技術、人員、裝備等方面的影響,煤炭原本存在的有效價值不能實現。而且開采煤炭資源的同時也產生大量伴生資源的浪費,如瓦斯、水資源等。
(三)內部管理存在問題
目前,在煤炭資源的管理方面我國也存在日趨嚴重的問題,煤炭經濟的快速發展領先于管理方面的進步。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一些企業或是個人在巨大利益的趨勢下,為開發某一塊煤炭儲藏地,會忽視正規手續和渠道而采取不法的手段強行圈地,導致進行整體性開發建設的煤礦資源被若干企業分割,從而直接導致國家煤炭資源的大量損失。同時,在開發煤炭資源時,有些企業不講究開采方式和技巧,出現很多不按規定亂采濫挖、隨意開采的情況。而國家相關部門未嚴格規范和管理以上問題,同時也缺少健全的相關的管理制度,這就導致了愈演愈烈的煤炭資源開采的混亂現象。
三、我國煤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進一步完善煤礦經濟管理體制
在新形勢下,我國可以通過宏觀調控規劃,控制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嚴格建立煤炭經濟的交易法規制度,通過制度來規范煤炭市場,監控煤炭經濟發展中的不良行為,從而創造公正、公平的良性市場競爭環境;其二,在煤炭經濟的發展中融入目前比較成熟完善的市場運作機制和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推動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三,逐步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并以此為基礎充分優待、關懷煤炭行業各個層面的工作人員,嚴格規范煤炭經濟內部的管理工作,達到煤炭經濟發展有序進行的目的;其四,盡量降低煤炭產業的稅率成本,撤銷一些不合理的收費,同時,國家全方位補貼煤炭經濟,從國家政策和經濟兩方面扶持煤炭經濟的發展,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其五,對非法開采的小煤窯加強規范、加大懲治力度,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率。只有全面對煤炭資源進行宏觀調控,煤炭經濟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煤炭經濟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機制
我國很多煤區的開發發展不合理,過度開采或者違法開采使周邊的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不僅使當地的生態環境出現了問題,而且還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更是對煤炭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這種現象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容有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但是從長遠來看,阻礙了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該著手建立煤炭經濟與環境發展協調一致的發展機制,采取各種措施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首先,政府一定要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第一,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把煤炭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的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第二,要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良好的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第三,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人類社會作為環境的一員,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其次,建立和完善相關機制,并加大對煤炭企業的投入。比如:地方的環境保護部門,經濟發展機構和煤炭企業聯合起來,制定相關發展對策,采取預防機制等等。同時,政府還應該完善環境保護補償機制,對于生態環境需要保護的領域適當傾斜政策,從政策上保障煤炭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此外,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對煤炭經濟的基建投入,盡最大可能的為煤炭企業的發展提供優惠政策,促使煤炭企業在生產技術、產業升級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
(三)深入兼并重組,推進集約經營
很多礦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資源利用率較低、環境壞破較嚴重、安全生產條件差的小煤礦,這些煤礦采取掠奪性、毀滅性、破壞性開采方式,對于煤礦的持續發展以及生產效率的提高都起到阻礙作用,因此應該兼并和重組,推進集約經營,提高生產的效果,促使其可持續發展。首先,在保證煤炭供應安全的前提下,來考慮礦區的合理布局,進行產業的科學轉移,提高煤炭開采的集中度;其次,要重點扶持和發展大型煤礦企業,采用最先進的技術設備以及科學的管理模式提高礦區的綜合開發利用能力;第三是進行信息化改造,提升煤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為集約經營提供保障。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提高管理水平,節約因為管理而產生的高額費用,同時也能夠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和對廢棄物排放量,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對環境的污染。
四、結語
煤炭資源是我國非常豐富的資源,對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在國民經濟中地位之重是其他資源無可比擬、不可替代的。然而,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導致了煤炭資源的大量開發利用,在此過程中出現了各種負面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炭經濟的發展。在新形勢下煤炭資源要獲得持續穩定的利用,必須以可持續發展觀念為主導,同時國家各相關部門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確保實現煤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徐靜 單位:山西西山晉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