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中區域經濟問題分析
前言
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區域性經濟在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并且逐漸成為核心經濟的支撐單位。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格局,東部地區、南部地區、西部地區和北部地區是我國四大主要的經濟發展區域,由于四個區域的地理位置、文化傳統、人口基數、自然環境等一些因素都有所差異,因此導致四大區域經濟出現了偏斜狀態,并且逐漸拉大了四個區域經濟發展的距離。
一、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區域經濟主要存在的問題
區域經濟問題與一般的社會經濟問題并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由于區域經濟會出現空間、時間上的傾斜,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要將區域性經濟單獨列舉出來,并且稱之為區域經濟問題。落后病、蕭條病、膨脹病、遲滯病是我國區域經濟最為主要的四個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的區域性經濟。
(一)落后病
落后病就是指一個區域的經濟從未有發達過的區域性問題,這種問題的主要特點就是區域內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過低,當地經濟產業的技術水平較為落后,經濟發展等各方面因素均落后全國其他區域,當地的科學、教育、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人民收入和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較低,這種問題主要會出現在我國西部地區。
(二)蕭條病
蕭條病是指一個區域中的經濟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但近期經濟卻陷入困境所患的區域病。其主要的表現為當地主體經濟的地位逐漸下滑或者被取代,整體的經濟框架設計不合理,經濟增長速度較為乏力,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管理方式較為落后,主要的發病區域在我國東部區域的經濟帶。
(三)膨脹病
當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到瓶頸階段時就會出現這種病癥。病癥的主要表現是一個地區的人口和產業過度集中,地區經濟產業的規模逐漸膨脹,生產與生活的人均成本直線上升,從而導致區域內的綜合競爭力直線下降。從我國的經濟整體上來看,這種病癥主要出現在我國東部地區或一些國內經濟發展大省。
(四)遲滯病
遲滯病的主要表現為區域內的經濟、科學、生產、教育等上升空間受到阻礙,當地現有的產業機構不適合目前的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效果不明顯。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飛速發展的階段,但是我國一些區域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當地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這種病癥主要發生在我國的中部六省。從我國經濟的整體上來看,主要的問題就是我國四大區域經濟的差距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被拉大,區域經濟之間缺乏互動性和交流性。
二、協調我國經濟全局,優化我國區域經濟問題
縱觀全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格局,不同類型、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經濟類型都會出現相應的經濟發展問題,各國面對經濟發展問題都提出了不一樣的解決方案,有的提出經濟改革、有的完善該國的經濟體制,有的建設成熟的經濟發展框架。從我國改革開放至今,相關政府部門先后制定和實施了多種經濟協調方案,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讓我國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的經濟有了空前的發展機會,已形成了較為良好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但是由于我國目前的區域經濟狀況較為復雜,區域經濟的協調措施只不過是為區域經濟確定了發展方向,要想改變目前的經濟現狀,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創建政府區域經濟管理機制,增強國家政府對區域經濟的控制力
1、設立區域經濟相應的管理機構,在區域經濟層面的基礎之上為了保障區域經濟健康、穩定和持續的發展,從而建立相應的管理單位,主要的工作就是為了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制定相應的方案,提出具有建設性區域經濟發展思路和經濟布局,調整行業、企業、區域之間的經濟格局,協調各經濟單位之間的利益糾紛,從而保證讓區域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
2、在區域內劃分出標準經濟的位置和問題經濟的位置,我國的區域經濟沒有準確的標準經濟和問題經濟的劃分,并且缺少一種目標較為長遠的經濟發展框架,區域經濟的劃分非常的籠統和簡單,再加上多種要素長時間的變動,很難保證國家相關政策落實到區域經濟的范圍內。對于問題區域經濟劃分的問題,國家政府主要確定了貧困地區的界定,不存在經濟蕭條區域、膨脹區域和遲滯區域,因此區域傾斜政策很難制定相應的條款和真正落實到實際當中去。
(二)統籌規劃問題經濟區域,協調我國區域經濟聯動發展
根據我國四大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將我國四大區域經濟進行發展聯動,從而制定以下發展戰略:
1、創建區域經濟內官方協商溝通機制一個區域內的經濟發展想要得到創新和重組,僅憑單一的力量是不可能做到的,需要其他區域經濟的合作發展,綜合聯動區域經濟發展才能夠讓本地區域經濟和全國整體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的向前發展,創建區域經濟內官方協商機制,就是通過溝通的形式,讓區域內的各個經濟個體協同發展,從而讓經濟利益達到最大化。在確定了單個區域經濟發展的機會和自身的優勢后,確定經濟個體的層次,結合周邊的產業分工,實現區域經濟互幫互助,創建經濟錯位發展的機會。
2、積極探索區域經濟內的合作模式根據我國區域經濟未來發展和經濟現狀的實際情況,可以創建一些極為松散的經濟合作區域,在我國已經有一些較為成功的合作典范,例如:泛珠三角經濟合作區域。泛珠三角區域以“珠三角”為區域經濟的核心,經濟發展逐漸向周邊進行輻射式的擴散,整個覆蓋范圍幾乎覆蓋了半個中國。這種松散式的合作區域的建立,我國各區域經濟的發展也必然進一步得到加強,從而實現經濟上的優劣互補,全面促進各區域經濟之間的和諧發展。
結束語
區域經濟發展是我國主要的經濟發展戰略,人才、科技、文化和教育是如今主流的經濟發展方向,一個區域經濟的發展想要得到明顯的進步,必須從自身的根本出發結合國家的相關經濟扶持政策,確定相應的經濟發展目標,從而全面解決區域經濟內的問題。
作者:張馨月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