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中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作用
1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助推器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對于指導農民產業化生產、推廣農業科學技術應用、加快農村經濟合作交流、增強農民經濟發展意識、提高農民經濟生活中的地位,都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它不同于農村合作社,是適應我國商品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業經濟組織,能夠滿足農民對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需要,為農民參與市場競爭提供組織化平臺,使農民的利益最大化。隨著政府扶持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力度不斷加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已成為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隨著科技生產力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勞作方式和銷售方式己不能適應國際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業生產方式向產業化發展、規模化經營轉變,必然推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產生。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把農村個體經濟轉變為集體經濟,促使農村產業由微觀經營模式轉變為規模經營模式,體現了農業經營的專業化和現代化,提高了產業信息共享和先進技術的應用,是傳統的小農經濟向現代農業、工業化社會轉變的重要舉措。農民入股經濟合作組織,將自己的土地交給合作組織經營管理,解放了勞動力,再不是以單純的農業產業為家庭經濟的支撐,或服務于經濟合作組織,或外出務工,在土地產出效益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了農民的生產經營主體地位,推動了農業組織化、規?;a業化發展。我國加入WTO后,國際農產品進入我國市場,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國內企業加大了對農產品的科技投入,增加產品科技含量,以提高市場競爭力。農民的產品面對國際、國內企業雙重競爭壓力,分散經營的模式和農民的現有素質都決定了農民難以成為市場的主體,市場競爭力得不到提高,收入水平的提升陷入了困境。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由從事同類農產品生產經營的農民自愿組織,在資金、技術、信息、加工等環節展開互助合作,形成一個個具備實力的團體,提高了農產品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并把風險降到最低,為農民利益爭得了最大化。同時在形成產業鏈條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由第一產業延伸到二、三產業,又為農民增加了一條增收途徑。并通過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培訓制度,促使農民的素質得到整體的提升。
2農村合作經濟在現代農業中的作用
現代農業是一個動態和立等歷史的概念,它是農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實現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一是農業生產的物質條件現代化,二是農業組織管理現代化。曾任國家農業部部長杜青林給以現代農業總結:是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產出率和商品率為途徑,以現代科技和裝備為支撐,在家庭經營基礎上,在市場機制與政府調控的綜合作用下,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農業經濟合作組織以其鮮明的特點在現代農業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1以較高的綜合生產率,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業向可持續產業發展
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以其產業化生產制度和機械化生產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農產品的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最直接、最明顯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而農業發展本身是可持續的,經濟合作組織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模式,廣泛發展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提高了水、土地等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率,達到了區域生態的良性循環,使農業本身成為一個可循環的生態系統。
2.2以先進的管理方式,提升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推動農業主導產業的發展
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戶自愿地組織在一起,進行共同生產、共同管理、共同銷售的。經濟合作組織以提供給農戶產前、產中、產后有效的社會化服務,形成了緊密聯系、有機銜接的產業鏈條,進一步提升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而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都逐步向市場化接軌,更要求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方式不斷提高,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通過外聯市場、內聯農戶,把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從而,帶動以當地資源為主導的特色產業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2.3以農業產業化發展,提升農業勞動者科學素質,促進農業勞動者現代化
農業合作經濟把技術教育培訓和信息化服務列為其工作的重要方面,一方面組織農戶不斷進行實用技術的短期培訓,提供給農戶技術、信息咨詢,從而幫助農戶改進生產技能,推廣普及新品種、新技術,以先進的科學技術減少農業的風險和損失。一方面把分散經營的農戶結合起來,以“示范戶”的形式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農戶的科技素質和農業的科技含量。
2.4以科學的農業機械化,提升工業化的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農業經濟合作組織為了適應市場競爭,按照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化、精準化、設施化”以及“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裝備了比較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機械。并利用各種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的生產效益和農業發展的工業化。
作者:杜秀林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