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生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探討
1春花生栽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栽培技術落后
現階段隨著福建省花生產業的發展,花生產業成為繼水稻和甘蔗這兩種農業作物之后的又一大農業作物。但是在栽培春花生的過程中,由于技術力量和技術人員的投入較少,這與花生在本地區農業生產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符,從而影響了科研工作的進度。科研技術的缺失,還使得本地區春花生的產量和質量相對于山東、河南等地區的花生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不利于本地花生產業的發展。
1.2農田生產水平低
經過考察發現,春花生種植多數在沙薄地和丘陵上,這些地區土層較淺、地力差、缺水、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這些自然因素不利于花生的生長。此外,由于資金問題,使得農民對土地的投入少,使得田間管理還處于粗放型,栽培技術落后,從而造成了單產水平低和產量不穩的情況,也影響了本地區花生產業的發展。
1.3保純技術低
福建省花生品種繁多,本地區在栽種花生的過程中,出現了在一畝地里中將老品種的花生與新品種花生種在一起的情況。這種栽種的過程中由于良種良法的不配套、保純技術的落后以及農民自留種子進行栽培等,造成了花生品種雜亂、新品種更替慢,最終影響了優良品種的推廣。
1.4機械化水平低
本地區的花生種植大多數以家庭為單位,規模小、統一難度大,所以不適合使用機械化生產,一些先進的栽培技術也難以得到推廣。此外,由于花生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再加上規范化培育的難度大,造成了花生產業生產力水平低。
1.5產業化水平低
本地區的花生大多數用于榨油和直接使用,用于榨油的花生由于衛生條件差、技術落后、出油率低等,很難使花生實現較高的價值,這樣就降低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此外,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進入到了食品加工行列,但是由于食品加工廠規模小、生產設備落后、包裝低等,使得花生加工成的食品很難在市場上占有優勢,不利于產業化經營。
2提高春花生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的措施
2.1推廣種植知識
要想提高花生的產量,除了進行育種研究以外,推廣高新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大對高新技術的推廣,使農民了解到種植花生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第一,花生的生長對土壤的要求為雜草少、輕沙壤土、土質疏松肥沃等,此外還要注意的是花生生長的土壤的Ph值要控制在6—7之間,保證下雨不積水、干旱能夠及時澆水。第二,由于本地區的春花生在種植的時候會因為陰雨天氣而造成爛種的現象,在后期還會因為干旱而使得花生干枯甚至絕收,這些都影響了花生的產量。所以在種花生之前,應該跟農民說清楚情況,讓農民根據不同的花生品種,選擇適宜的時期、自然條件進行播種。第三,由于沙地土壤肥力較低,所以會出現花生空莢、產量低等問題,面對這種問題,首先要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然后再教農民如何合理配置化肥。在這里應該特別注意到要注意多施Ca肥,此外,在施肥的過程中還要保持肥效,遵循肥多撒施、肥少條施等。第四,花生是一種耐旱的植物,但是在每一個生長階段其對水分的需要也不一樣,所以農民要知道在花生開花和結莢的這段時期需水量最大,其次為果實成熟的這段時期。所以農民要根據花生的這一特性,靈活的管理水分,盡量避免因干旱帶來的減產。第五,預防蟲害。要想使得花生的質量好、產量高,預防病蟲害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推廣人員要幫助農民認識這些病蟲害,教會農民如何應對這種病蟲害的方法。第六,由于在收貨花生的這段時間里,本地區多臺風暴雨,氣候比較濕潤,所以為了防止花生發芽、發霉,農民要及時收貨并進行干燥處理。但干燥時間要盡量縮小,因為曬時間過長會引起酸敗。
2.2提高花生的利用率
花生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利用價值,所以管理部門要抓住這一特性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提高花生的利用率。如經研究表明,經常食用含有脂肪酸和單不飽的花生以及花生醬,對減肥有明顯的效果;經常食用花生油可以保護人們的心腦血管,還可以預防心臟病等。因此,在進行花生加工的過程中,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生產相應的產品,避免單一的生產模式。在生產中,不僅要擴大花生加工規模,還要推廣標準化生產,從而突出地方特色,擴大地方品牌。這樣一來,農民在花生上有利可圖,自然就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們為了提高產量便會主動的去學習和了解花生的種植技術,從而促進本地區經濟的發展。
總結:
南方地區的春花生一般在3—4月份這段時間開始播種,為了提高春花生的產量,播種的時候要對土壤、光照率、播種時間等進行嚴格的規定。此外,還要引進先進的播種技術,培育良種,從而提高春花生的產量和質量。
作者:洪世孟 單位:廈門市同安區良種繁育場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3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