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建設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的時代背景
當今社會在不斷地變化、發展,隨之,我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也需要不斷地改變、發展。只有這樣,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才能緊隨時代的步伐,更好地為社會的進步貢獻出自己作為這樣一位專業的學子所應貢獻的力量。也只有這樣,漢語言文學專業才能繼續散發出青春與活力。追溯漢語言文學專業建設的時代背景,早在中國古代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建設就已經經歷了一個不斷改進,不斷發展的過程,而時至今日,社會的進步更加需要我們打破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倡導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注重專業特色的建設。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建設思路
(一)調整課程體系
教學資源的配置是有導向的,這個導向便是當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傾向于專業基礎課的基本知識點講授,但隨著當今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必然會引起上層建筑的變動,而教育體系改革又是上層建筑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目標就應調整為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與此同時,當今社會還需要中文系的學生具備極強的審美能力。具體的課程體系調整是這樣的:1.語言類課程相對應的能力即聽、說、讀、寫的四大基本能力。語言類課程在某種程度上與聽、說的能力上聯系更加緊密。現代漢語、古代漢語這兩門專業基礎課程是很好的例子,這就要求我們的漢語課的教學全程需要始終融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觀念,嚴格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這兩門課上注重自己的普通話表達,對古今語音、詞匯、語法以及外延知識理解貫通,夯實自身的文字基礎再訓練加以運用。語言學概論更側重于從一個人掌握的一門母語(漢語),及一門外語(英語或其它語言)作對照,比較地學習,從而深刻領會漢語言語音、文字、詞匯、語法的形成與發展。訓詁學是對古漢語研究古詞義一類補充型課程,對學生研究古典文獻,理解古文學經典都有很大意義。
2.文學課程在當今時代的調整目標更傾向于培養中文系學生獨特的人格魅力及對文學藝術作品的審美領悟能力。其中,古代文學史課程的分期講述就是很好的例子。將古代文學史分為上古、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分別以詩歌、散文、戲劇、小說四大樣式進行論述,則是為了讓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分階段地感悟這些文學經典的魅力,形成自己獨立的對文學史的認知,從而培養文學審美能力。而有關文學的理論課程如文學理論、美學則應在學生對文學名著研讀的基礎之上開設。現當代文學史要對文學史上的各種現象作出合乎邏輯的解釋,關注當今時代的重大主題,與時俱進。文學,當然建立在對大量經典作品閱讀、背誦的基礎之上,文學離不開背誦。3.寫作,被譽為中文系學生的“看家本領”,也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實踐性和操作性最強的課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必須要對這一“筆下基本功”進行適應能力需要,適應工作需要,適應社會需要的改革。寫作是一個人能力的綜合體現,并不局限于優美的文字,華美的辭藻,寫作的靈感來源于現實生活,方方面面,它需要每個人都懷著一顆感性心靈,去體驗,去發現,懂得贊美。
(二)對傳統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從傳統的四十分鐘純知識講授開始進行調整,可在一堂課的課前或者課后十分鐘讓學生站到講臺上做口頭表達,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即興演講的能力,讓當今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不再是傳統的知識單向輸送型課堂,而是師生互動型課堂。集思廣益,也是一種對傳統教學內容作出的很好的調整。中文系的學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將學生的讀書筆記之中精選出見解獨到,思想深刻的內容引用到課堂上與大家分享。對于偏重于學術型的課程,老師則應更精,科學研究是一位學術型教師講授課的基礎,將這門課程學術前沿最關注的話題完整地呈現到專業課堂上。
(三)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改變傳統的“一言堂”講課方式
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被簡要概括為“一言堂”的教育模式,即課堂缺乏民主,老師獨斷專行的作風。這顯然是與現代社會教育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因此就要求我們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作出改革、調整。大學的中文系課堂理應是一個自由、民主,容易產生思想碰撞,甚至擦出火花的課堂。中文系的課堂傳授給學生的不應僅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知識,應包羅萬象。讓學生讀外國文學史的同時了解那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如古希臘神話除可以當做一本文學經典來品讀之外,可能更多時候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站在原地,就能最近距離地接觸到古希臘輝煌燦爛的海洋文明。莎士比亞的作品更多地將一個近乎真實的歐洲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語言學課程更多地是讓學生融入到一種感受語言文化甚至思維方式差異的環境之中,從而得到一份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對相互的理解與認同。真正的文學課堂,應是老師啟發與引導學生跟著自己的心靈去尋找、發現文學作品中美,而不是禁錮,更不是老師自己審美意識的強加。
三、課程、學科和專業特色建設協調發展
談到專業建設的問題,必然要以課程建設為基礎,學科發展為導向。至于專業特色,這需要各大高校專業負責人盡其所能,與本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科學研究成果相結合,利用其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某一個或者幾個學科的優勢,開設相應的課程,完成專業特色建設的基礎環節。例如,某一位中文系的老師在武俠小說領域對古龍有精深的研究,那么這位教師便可利用其在這一領域的優勢開設相應的選修課程,武俠小說對大部分男生都有極強的吸引力,以興趣為導向,專業特色得以建立和發展。總之,當今社會需要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一個既能夠培養出專業基礎扎實,又具備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的專業,是一個善于利用其自然優勢,形成其特色,獨具魅力的專業。只有將知識轉化能力,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才能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秦廷健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