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我國的農業也在進行轉型,向更高的層次沖刺,農業機械也在隨著科技的發展而發展。為了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當前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提高農業的發展質量和速度,使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使農業站在更高的舞臺。我國生產力的進步離不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1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的問題
1.1農機生產機械化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
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城市的發展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土地比較分散,農業技術水平比較低等原因,導致糧食的產量低。農民的合作意識比較弱,各家各戶都是獨立發展。農民所擁有的財富不多,即使想買一些物品,也缺乏資金。又加上政府的資金支持不能全部傾斜在農機方面,農民所享受的優惠也變得很少,這些因素也制約農業生產機械化的發展規模。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目前,耕、種、收在我國的作業水平僅為35%,所占的比重小。我國普遍的常見的農機機械多,缺乏動力足,性能高的機械;農機機械的品種多,而機械本身的與之配套的小部件卻很少;農業機械的功能單一,不能很好地將其與其它設備組合,使其的利用效率下降,工作效率也不高。我國拖拉機所能承擔的作業項目比較單一,不能滿足更多的作業項目,而發達國家多采用復式作業,即一臺拖拉機能同時高效,高質量的同時完成幾項作業,這也是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所在。
1.2農機各方面投入不足,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
近年來,盡管我國政府對農機購買的補貼力度在逐年的增加,但是由于一些現實情況的存在,還是不能很好的滿足農民的需要。盡管我國設立了農機購買補貼區,但是真正享受補貼,能拿到津貼的農民只占申請的幾十萬分之一,這個數字太小了,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我國農田標準化建設和機耕道路的建設處在一個落后的狀態,缺乏推廣農業示范化的經費,也使得我國的農機新技術只是極少一部分人知道,沒有得到有效的市場推廣。農機并不只是賣出去就可以了,我國對農機的售后工作做得不是很完美,農機機械的維修站點不足,人才資源缺乏,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農機服務體系,不能滿足農機的市場化需求。
1.3農機產品質量差
目前,我國農機的產品所含的技術含量低,品種不全,大多是一些簡單的機械。除少數品種外,農機的維修頻率比較高,由于技術原因產品的質量比較低,可靠性不足。在市場上,我國的農機企業比較多,但是也比較分散,沒有形成規模化,沒有有效的市場規范,也缺乏技術創新和開發動力,使得農機企業處于一個惡性低水平競爭狀態,制約了農機市場的發展。也使得我國新型,高性能,高價值的農業機械依賴于外國進口。
2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措施
2.1完善農機的科技創新體系,以科技為支撐點
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力量比較薄弱,所以這也是企業要去做的。一方面,企業可以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加大對科技的投入,掌握具有自主權的核心技術,加快研發新產品的進程,以高質量的產品占據市場,從而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建立健全相應的政策法規,實行政策上的傾斜,發揮政府的作用。
2.2建立健全農業機械化發展長效機制
農民是農業機械的主要使用者,農民購買力的大小影響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速度,而當前農民的收入少,購買力低,難以承擔大中型設備的費用是當前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政府要加大財政和信貸的支出,繼續給予購機補貼,解決農民的購機難題,提高農村的勞動生產率。
2.3建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
創新農機的社會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地位,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多方面發展的農機服務體系,鼓勵當地建立相應的農機服務組織,完善農機配備,增加一定的人才,鼓勵經營者共同的經營農機產品,擴大經營規模,推進農機服務的規模化。構建信息平臺,獲取更多的農業信息,實現資源的共享。
3結語
盡管當前的農業機械的發展遇到了一些問題,但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道路還是一片光明的,它正在適應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努力的拓寬農機化的市場,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向新型農業發展。
作者:王毓梅 單位:牙克石市博克圖鎮農牧業綜合服務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