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雜志
石油化工雜志基礎信息:
《石油化工》為學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科技期刊,1970年創刊,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和中國化工學會石油化工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主管單位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國內外公開發行,月刊。報道我國石油化學工業領域的科技成果,介紹石油化工的新技術、新進展及國內外科技、生產動態。
石油化工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有:特約述評、研究與開發、精細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環境與化工、工業技術、分析測試、進展與述評。
石油化工雜志期刊榮譽:
由于本刊刊登的文章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啟發性和指導性,在讀者中有廣泛的影響,被選為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核心期刊。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報道,2008年《石油化工》期刊評價指標為:總被引頻次1524,影響因子0.827,總被引頻次在能源類期刊中名列第5位,影響因子名列第10位;總分在能源類期刊中排第4名,在統計源期刊中的總排名為220名。本刊自1986年向國外公開發行以來,已有19個編纂年度進入美國化學文摘(CA)千名表;2007年《石油化工》在千名表中位居第637位。1994年美國工程索引(EI)開始檢索本刊的文章,摘錄率為40%左右。2000年轉入EIPageOne數據庫,至2008年收錄率一直為100%。2009年轉入Elsevier公司的Scopus數據庫。由上述可見,《石油化工》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科技期刊,并且在國際化學化工期刊中具有一定的影響。1981年獲化工部“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1986年獲化工部“科技情報成果三等獎”;1986年獲國家科委“科技情報成果三等獎”;1992年獲北京市“全優期刊獎”;1992年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署聯合頒發的第一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997年獲第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2001年被科技部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并獲得2001年中國石化集團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同年獲得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編輯委員會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執行評優活動組織委員會頒發的《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2002年獲得中國信息研究所頒發的2001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獎以及新聞出版署頒發的“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2008年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并獲得“2008年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2009年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石油化工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0-8144,CN:11-2361/TQ,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4號(北京1442信箱),郵政編碼:100013。
石油化工雜志社相關期刊- 河北化工雜志化工時刊雜志應用化工雜志化工新型材料雜志現代化工雜志海洋石油雜志石油儀器雜志石油物探雜志石油實驗地質雜志石油與天然氣地質雜志石油化工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石油化工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氯丙烯環氧化反應器熱危險性評估對二甲苯富氧氧化工藝研究檸檬酸與正丁醇合成檸檬酸三丁酯的熱力學分析環氧乙烷異構化反應動力學的研究幾種水溶性聚合物抗拉伸流動剪切性能的評價委內瑞拉稠油水包油乳化降黏的研究凹凸棒黏土負載型固體酸催化合成乙酰水楊酸Ni/TiO_2催化劑用于催化加氫制備鄰氨基對叔丁基苯酚本體聚合法制備高分子減阻劑的特性黏數研究最新專利文摘加氫催化劑器外預硫化過程反應放熱的研究三苯胺酸為穩定劑的Pt金屬簇的合成及其催化加氫性能甲醇作為催化裂化部分進料反應過程的可行性分析膠乳法馬來酸酐-苯乙烯雙單體接枝天然橡膠的制備聚酯切片流態化特性的研究甘油三乙酸酯超臨界酯交換反應及其動力學研究SiO_2負載磷鎢酸(鹽)催化劑對乙酰乙酸乙酯與乙二醇縮合反應的催化性能飽和CO_2鹽水中咪唑啉分子結構與其緩蝕性能的關系殼聚糖-硬脂酸離子復合物吸油材料的制備和性能新型C_2餾分加氫除炔催化劑的制備和應用輕質C_5加氫工藝流程的模擬和優化表面含氯型單分散交聯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備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gzqk_1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