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
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基礎信息:
《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是中國科協主管,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所屬信號處理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物理學會所屬微弱信號檢測學會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主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技術刊物。內容范圍:(1)數字信號處理的新理論、新算法;(2)譜分析、譜估計與高階譜分析;(3)小波理論、神經網絡、免疫算法;(4)自適應濾波及應用;(5)DSP、FPGA及軟件無線電;(6)水聲信號與陣列信號處理;(7)雷達、聲納信號處理;(8)生物醫學信號處理;(9)計算機視覺與可視化;(10)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別;(11)導航與現代通信技術;(12)圖像分析、理解、分割與識別,圖像編碼、壓縮與傳輸;(13)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14)遙感、遙測及應用;(15)語音分析、識別、合成、編碼與理解;(16)振動設備噪聲消除、檢測與故障診斷;(17)信息安全;(18)傳感器融合技術;(19)虛擬儀器技術;(20)多媒體技術與人機交互;(21)微弱信號處理技術。讀者對象為廠礦、科研單位從事測試工作和計算機應用的科技人員,以及理工科大專院校的師生。
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期刊榮譽:
《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文核心期刊統計源,并被美國Ei Page One數據庫、俄羅斯《文摘雜志》、《中國電子科技文摘》、《中國無線電電子學文摘》、《計算機應用文摘》等多種國內外著名檢索刊物列為統計源。并是“中國國防科技中文期刊文獻數據庫”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的成員。
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4-9037,CN:32-1367/TN,地址:南京市御道街29號1016信箱,郵政編碼:210016。
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社相關期刊- 信號處理雜志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數據采集與處理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基于遺忘策略的雙群進化規劃算法分數倍抽樣率轉換器的時變網絡結構及其FPGA實現調頻連續波雷達信號調制方式識別算法研究一種用于MMSE接收機的差分檢測自適應算法第2代小波變換算法的改進及應用離散頻譜的全相位校正法頻率偏移和符號定時誤差的盲估計方法一種自然語流的聲源分析方法嵌入式系統上的實時語音識別算法實時隱秘傳輸嵌入方法與實現基于TZNormalization規整的話者確認閾值選取基于二次融合多特征的多聚焦圖像融合《物聯網》專輯征文通知基于小波-Contourlet變換的圖像壓縮算法基于粒子群優化的快速細菌群游算法單通道同頻線性調制混合信號的時延估計基于線性組合預測和生物特征的人體膚色檢測Gauss-Markov載體下擴頻隱寫的抗檢測性能分析基于視覺注意的目標預檢測模型VBLAST-OFDM系統中的聯合檢測算法基于多頻帶能量算子的MFSK信號分類及參數估計基于模糊熵的腦電睡眠分期特征提取與分類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gzqk_1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