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交史研究雜志
海交史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海交史研究》雜志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史學觀開展學術研究,著眼于歷史,服務于現實,以海外交通史這一特殊的學術領域,弘揚中華民族悠久輝煌的海洋文明。內容涵蓋航海造船史、港口貿易史、中外關系史、科技文化交流史、外來宗教、海外移民、海交民俗、海交文獻等諸多領域,對高校社科研究人員具有很高的專業參考價值。
海交史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古代海交史熱點專題研究、相關主題評介。
海交史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6-8384,CN:35-1066/U,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東湖街425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內,郵政編碼:362000。
海交史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雜志信息化研究雜志光通信研究雜志干旱區研究雜志質量技術監督研究雜志城市發展研究雜志機械研究與應用雜志海交史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一、來稿請用word系統排版,A4規格紙張打印,直接投寄本刊編輯部一份,并用E-mail發送本刊電子郵箱。稿件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稱或職務、聯系地址、聯系電話、郵編。如三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恕不退稿。一經刊載,版權即屬本刊所有。
二、來稿請附中英文內容摘要(200字左右)和關鍵詞,小五號楷體;正文用五號宋體,注文用小五號宋體;正文各級標題層次依次表示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等。請注意格式的統一。三、注釋:采用小五號宋體;標志符號依次為[1]、[2]、[3]、……,并采用右上標、隨頁腳注;同出處連續出現在同頁時,可采用“同上注,頁碼”的形式表示;格式:
1、一般著作的標識方法:作者(編者)、篇名或書名、頁碼、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如:張星:《中西交通史匯編》,第150頁,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2、期刊的標識方法:如:陳志明著、丁毓玲譯:《馬六甲早期華人聚落的形成和涵化過程》,《海交史研究》2004年第2期,第5頁。
3、古籍的標識方法:(宋)趙汝適原著,馮承鈞校注:《諸蕃志校注》卷上,第72頁,“海上雜國•昆侖層期國”,中華書局,1956年。
4、外文書刊的標識方法:引用專著或論文,應注明作者、書名(篇名)、卷次、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時間、頁碼。書名和刊物名用斜體字。如:DanoldMatheson,NarrativeoftheMissiontoChinaoftheEnglishChurch,London:JamesNisbet&CO.1866,pp.95.
三、引文:獨立引文,每行前后各空二格,采用五號楷體;正文內的引文,字體與正文相同,但需加上“”;引文有節略需表明的,請用……表示。
四、本刊采取文責自負的原則。如編輯需對內容文字作適當調整處理,將與作共同協商。
海交史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海洋史與世界史認知體系論海外交通史學科性質及其內涵與外延明代青花瓷西傳的歷程:以澳門貿易為中心元明時期伊斯蘭天文家在華工作的變化與調整韓國的海洋信仰與豐漁祭刺桐基督教與摩尼教遺跡概述刺桐敘利亞文基督教碑銘選讀刺桐基督教石刻圖像研究書評:《東南亞港埠與政體之興衰》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賀信中國國家博物館賀信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駐華大使艾哈邁德·里茲克賀信阿拉伯聯盟駐中華人民共和國使團長科威特王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費薩爾·拉希德·蓋斯賀信摩洛哥王國駐華大使賈法爾·阿爾熱·哈基姆賀信故宮博物院賀信上海博物館賀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賀信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文物局賀信福建社會科學院賀信福建博物院賀信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gzqk_1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