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環境監測雜志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基礎信息: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創刊于1987年8月,是全國較早的環境監測類專業刊物。本刊以提高環境監測水平,提高環境監測人員素質為宗旨,積極介紹環境監測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同時還涉及環境管理、環境綜述、環境監測實用技術和方法等內容。本刊面向全國廣大環保工作者和大中專院校師生,尤其對廣大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具有參考價值和實用意義,在長期辦刊工作中,本刊逐漸形成了以環境監測包括生態環境監測內容為主,環境管理、環保實用技術和方法等其他環保內容兼顧的特色,力爭做到科學、創新、實用。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期刊榮譽: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獲獎情況:在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獲新疆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三等獎;2000年獲第一屆全國環境期刊評比“二等獎”;2002-2003年新疆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被評為二級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欄目設置: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主要欄目:監測方法研究、研究與調查報告、治理技術、評價與預測、專論與綜述、環境監測與管理、質控與標準、經驗交流。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7-1504,CN:65-1117/X,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科學南路428號,郵政編碼:830011。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社相關期刊- 油氣田環境保護雜志安全與環境工程雜志環境衛生工程雜志能源環境保護雜志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雜志環境科技雜志環境科學導刊雜志環境保護科學雜志四川環境雜志中國環境監測雜志干旱環境監測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干旱環境監測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從濕冶釩渣中回收V_2O_5的試驗研究環境中氡水平及其對人體健康危害燃煤電廠的硫平衡及SO_2排放量的確定克拉瑪依市區大氣塵污染研究伊犁河伊寧市段水質污染特征分析千島湖鎮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千島湖環境影響分析超臨界水氧化技術處理含油污水研究石灰乳吸收法治理含氯廢氣的研究水質綜合評價的徑向基函數網絡模型新疆生態環境監測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探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96—2000年環境質量報告書正式開始編制新疆宏觀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研究——以布爾津縣為例遙感技術在察布查爾縣土壤侵蝕調查中的應用準噶爾盆地南緣活化沙丘植被自然恢復初探——以梭梭、白梭梭為例昌吉州農田地膜污染現狀及治理對策用接觸氧化+生態氧化塘工藝處理城鎮污水的應用研究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和循環流化床干法脫硫技術應用比較線性修正趨勢分析技術在環境質量預警預測中的應用一種新的BOD測定方法——溶氧儀測定法空氣自動站干旱區風沙天氣下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新疆環境監測網絡的建設及發展對策對新疆伴生放射性礦物開發利用中輻射安全監督管理的探討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gzqk_1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