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學報
生態環境學報基礎信息:
《生態環境學報》是經國家科技部批準的正式學術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1992年創刊,原刊名是《土壤與環境》。入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期刊、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一等獎)、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規范優秀期刊。主要刊登國內外生態學、環境科學領域具有創新性的重要研究論文、研究簡報,以及對研究熱點和前沿問題具有啟發性的高水平的綜述。本刊面向全國,面向世界,歡迎國內外同仁投稿和訂閱。曾用刊名:土壤與環境;生態環境;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
生態環境學報欄目設置:
《生態環境學報》主要欄目: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專論與綜述。
生態環境學報訂閱方式:
ISSN:1674-5906,CN:44-1661/X,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源路808號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郵政編碼:510650。
生態環境學報社相關期刊- 環境工程學報生態毒理學報環境科學學報中國造紙學報中國糧油學報紡織學報中國食品學報材料與冶金學報塑性工程學報鋼鐵研究學報生態環境學報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生態環境學報社編輯部征稿磷脅迫條件下北美紅杉幼苗生長的適應性反應鼎湖山錐栗種子特征及其對動物取食格局的影響從上海市鳳眼蓮的生活史特征與繁殖策略探討其控制對策開放式空氣CO_2濃度升高對水稻根系形態的影響資源型城市生態足跡分析都市型農業土地利用面源污染環保意識和支付意愿研究天津市土壤風沙塵元素的分布特征和來源研究UV-B增加與酸雨復合處理對大豆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長江中下游湖泊富營養化過程的湖泊沉積記錄沙堆實驗研究三峽庫區典型水域環境的水華污染行為人工濕地處理生活污水研究——以深圳石巖河人工濕地為例喀斯特地區白三葉形態和遺傳多樣性研究寧夏鹽池不同封育措施下的植物生態位研究環境因素對干旱-半干旱區城市銀杏葉片碳同位素組成的影響河西地區近50年參考作物蒸散量的演變趨勢及其影響因素酸雨脅迫對木荷葉片氣體交換和葉綠素熒光參數的影響甘肅省森林區空氣負離子分布特征研究叢枝菌根真菌對羊草凋落物降解作用的研究VA菌根對喀斯特草本群落植物根際養分影響研究煙區輪作與連作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比較長期棉花連作對北疆棉區土壤生物活性與酶學性狀的影響基于分形理論及信息熵的廣州邊緣區綠地空間結構分析——以番禺區為例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gzqk_1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