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
刊名: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英文名: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主管單位:廈門大學
主辦單位: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
出版地: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
主編:楊國楨
ISSN:1000-422X
CN:35-1023/F
周期:季刊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單價:6元/期
定價:24元
創刊時間:1982年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季刊)1982年創刊,是由廈門大學主辦的中國經濟史學科專業雜志。由廈門大學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每年四期(首年僅出三期)。1988年起﹐改由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主辦。該刊創始人是中國社會經濟史學家傅衣凌﹐1982~1984年任主編。1985年起﹐由楊國楨任主編。韓國磐﹑陳詩啟任顧問。該刊以刊登中國社會經濟史理論研究和專題研究論文為主﹐也發表一些罕見的或新發現的史料和調查報告﹑中外史壇動態及書評。每年均有一定篇幅刊載外國學者的來稿。創刊以來到1988年﹐發表了四百多篇文章﹐體現了從經濟剖析社會﹐從社會剖析經濟的社會經濟史學風格和注重發掘民間文獻和區域研究﹑細部研究的學術特色﹐受到海內外學者的重視。是我國首份社會會經濟史學術刊物。本刊刊登中國社會經濟史的理論和專題研究論文?,F已發行國內外40多個國家與地區。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專題研究、會議(學術)綜述、書評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收錄情況:
1、期刊收錄: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來源期刊(含擴展版)、中國知網、維普、萬方收錄
2、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
3、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4、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主編:楊國楨;地址: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郵政編碼:361005;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字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10.參考文獻: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
11.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請勿一稿兩投,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審查。審查通過編輯部會通知您一般雜志社審核時間是1-3個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給你論文發表請詳細看。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明清粵閩海商的海外貿易與經營從“雅集”到“市集”——松江園林與明清社會經濟的變遷明中葉江西地方財政體制的改革清代江西民間育嬰事業研究贛南的農村墟市與近代社會變遷近代長江中游家族財產習俗制度述論近代中國茶葉市場結構與功能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外債舉借述評清咸豐年間“豐利船”祭神活動分析宋代監牧制度及其興衰王安石蕃部養馬論探析清代黔鉛運輸路線考試論清代寧紹地區海塘修筑的經費來源與籌措方式清代民國邊塞社會與河隴婚俗地理中國海商:17世紀臺海貿易的主導者絲綢外銷與廣州外貿制度及其演變近代伏牛山區柞蠶業初探中國近代知名民族商標標志的構圖類型與文化特點研究——以上海地區為考察重點區域經濟史研究的新探索——評《唐宋之際歸義軍經濟史研究》一本從宋代鄉役透視“富民、科第秩序”的力作——為刁培俊《官民交接:宋朝鄉村職役研究》作序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jqk_13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