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經濟研究雜志
刊名:勞動經濟研究
英文名: Studies in Labor Economics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
出版地:北京市
主編:蔡昉
ISSN:2095-6703
CN: 10-1128/F
周期:雙月刊
語種:中文
開本:16開
單價:30.00元/期
定價:180.00元
郵發代號:80-459
創刊時間:2013年
勞動經濟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勞動經濟研究雜志(雙月刊),創刊于2013年,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勞動經濟學刊物之一。本刊提倡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研究范式,鼓勵學術討論與學術爭鳴,旨在為中國勞動經濟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政策制定者,搭建一個學術交流和溝通的平臺。
勞動經濟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就業、工資、勞動力市場、人力資本、勞動力遷移、收入分配、衛生健康、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和人力資源等勞動經濟學。
勞動經濟研究雜志收錄情況:
1、期刊收錄:中國知網、維普。
2、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3、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勞動經濟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主編:蔡昉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里28號中冶大廈1028室
郵政編碼:100028
電話:010-59868195
郵箱:ldjjyj@cass.org.cn
勞動經濟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財經理論研究國際貿易研究雜志河北經濟研究杭州研究雜志廣西金融研究雜志華南金融研究雜志吉林金融研究雜志金融監管研究雜志中國零售研究雜志旅游學研究雜志勞動經濟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1.投稿包括兩部分內容:封面頁和論文正文頁。正文頁不要出現作者姓名,以便于匿名審稿。封面頁包括以下信息:
(1)論文標題
(2)作者姓名(中英文);單位(中英文)、地址、郵政編碼、電子信箱、電話號碼
(3)致謝辭及相關資助(如果有的話)
(4)中文摘要(三百字以內,簡要闡述論文研究的主要問題、方法和主要結論)
(5)3-6個中文關鍵詞(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
(6)3-4個JEL(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分類號
(7)英文標題
(8)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對應)
(9)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對應)
2.正文格式
(1)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二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三級標題用1.2.3.等編號,四級標題用(1)(2)(3)等編號,標題后不再加其他標點符號。一級標題居中,二級及以下標題左對齊。前三級標題獨占一行,四級及以下與正文連排。全文正文采用宋體字,一級標題4號字加黑,二級標題5號字加黑,三級標題及以下標題及正文用5號字不加黑。
(2)外國人名和專業術語的翻譯請附原文或直接采用原文。
(3)數學公式請使用WORD中的公式編輯器輸入,每行居中,公式序號放在小括號內。
(4)注釋以腳注形式放在當前頁下,腳注采用①②③,每頁單獨編號。
(5)表、圖應準確、清晰,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表題居中放在表的上面,圖題居中放在圖的下面;表、圖必須隨文排,文中應注明“見表1、圖1”、“如表1、圖1所示”等字樣,文中出現此類字樣后,再排相應表、圖。對表、圖進行解釋說明的文字,要與表、圖內容一致,不出現錯漏。
(6)文中引用文獻采用“作者-年份”制格式,具體有“作者(年份)”、“作者1和作者2(年份)”、“(作者,年份)”、“(作者1、作者2,年份)”、“作者1等(年份)”、“(作者,年份;作者,年份;作者,年份)”、“(Author1&Author2,年份)”、“Author1&Author2(年份)”等格式。如有具體頁碼,可在年份后加“:頁碼”。舉例:“根據Black(1996:66-68)的結論,……”。相應參考文獻列于文章末尾,文中出現的參考文獻要與文末列出的一一對應。中文參考文獻在前,英文參考文獻在后,并分別按作者姓氏拼音首字母的先后順序或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3.參考文獻格式
(1)參考文獻為期刊論文:
林毅夫(2007),《潮涌現象與發展中國家宏觀經濟理論的重新構建》,《經濟研究》第1期,第126-131頁。
Minami,Ryoshin(1968).TheTurningPointintheJapaneseEconomy.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82(3),380-402.
(2)參考文獻為論文集論文:
黃益平、蔣庭松(2012),《劉易斯轉折點對中國意味著什么?——一般均衡分析》,載于蔡昉、楊濤、黃益平主編《中國是否跨越了劉易斯轉折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119-138頁。
Yang,DennisTao&FangCai(2003).ThePoliticalEconomyofChina'sRural-UrbanDivide.InNickHope,DennisT.Yang&MuYang(ed.),HowFarAcrosstheRiver?ChinesePolicyReformattheMillennium.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pp.389-416.
(3)參考文獻為專著:
蔡昉(2011),《超越人口紅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Knight,John&LinaSong(2005).TowardsaLabourMarketinChina.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4)轉引文獻:
章太炎(1925),《在長沙晨光學校演說》(10月),轉引自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下冊,上海:中華書局,1979,第823頁。
(5)報紙文獻:
魯佛民(1941),《對邊區司法工作的幾點意見》,《解放日報》11月15日,第3版。
(6)未刊文獻:
①學位論文
張太原(1997),《論陳序經“全盤西化”觀的理論基礎》,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
Heyde,Adelaide(1979).TheRelationshipbetweenSelf-esteemandtheOralProductionofaSecondLanguage.Ph.D.diss.,UniversityofMichigan,pp.32-37.
②會議論文
中島樂章(1998),《明前期徽州的民事訴訟個案研究》,國際徽學研究會論文,安徽績溪。
Adelman,Rachel(2009)."SuchStuffasDreamsAreMadeOn":God'sFootstoolintheAramaicTargumimandMidrashicTradition.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fortheSocietyofBiblicalLiterature,NewOrleans,Louisiana,November21-24.
(7)電子、網絡文獻:
網上出版物包括學術雜志、報紙、新聞專線等,引用時原則上與引用印刷性期刊文章的格式相同,另需加上網址和最后訪問日期。
勞動經濟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城鎮居民與鄉城移民醫療支出不公平性研究中國就業政策的國際視角產業轉型與大學生就業難“退而不休”的勞動者:轉型中國的一個典型現象勞動力市場中介研究回顧及展望當前大學生實際失業率及微觀決定機制研究土地財政錯覺、私人投資與經濟增長——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產能過剩與就業風險蘋果為什么落不遠?農民工經濟融合代際傳遞的理論分析轉向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社保體系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融保障體系:一項樂觀分析居民養老保險改革的城鄉整合成效與區域分割問題工資差距與壟斷租金中國城鎮地區行業收入差距的測度及成因分析中國家庭存在退休者消費之謎嗎?——基于CHARLS數據的實證檢驗改革開放以來鄉城勞動力流動對農村居民教育的選擇性及其變遷中國省級人力資本水平測度——基于成本法下的永續盤存技術勞動力市場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其對中國的啟示“農民工早退”與新型城鎮化——基于劉易斯模型對中國當前一些經濟問題及對策的系統分析新《勞動合同法》如何影響農民工的勞動權益?技術進步、教育回報與中國城鎮地區的性別工資差距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結構的影響——基于投入產出模型的分析中國勞動收入份額變動分解和機理研究地方政府競爭惡化了城鄉收入差距嗎?——基于1995-2007年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醫療衛生公共籌資對健康產出的影響:跨國面板數據證據收入水平、市場條件對中國農村家庭營養脆弱性的影響——基于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微觀數據的實證分析合作型勞資關系的構建、運作與結果評估——以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為例國際視野下救助、就業與福利依賴的關系——相關研究述評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jqk_5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