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經濟研究雜志
刊名:當代經濟研究
英文名: 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主管單位:吉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吉林財經大學
出版地:吉林省長春市
主編:林崗
ISSN:1005-2674
CN:22-1232/F
周期:月刊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單價:12.00元/期
定價:144.00元
郵發代號:12-139
創刊時間:1990年
當代經濟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當代經濟研究雜志(月刊)曾用刊名:資本論與當代經濟,于1990年創刊,本刊是一本綜合性經濟理論刊物。刊登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回答和解決中國現實經濟問題的論著。讀者對象是經濟理論工作者、經濟管理人員和大專院校師生等
當代經濟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資本論》研究與應用、外國經濟理論述評、爭鳴與探索、改革開放論壇、應用經濟學建設、農業經濟研究、財經問題研究。
當代經濟研究雜志收錄情況:
1、期刊收錄: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4—2015)來源期刊(含擴展版)、中國知網、萬方、維普。
2、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3、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4、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當代經濟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主編:林崗
地址:長春市凈月大街3699號吉林財經大學
郵政編碼:130117
電話:0431-84539198;84539199
郵箱:ddjjyj@126.com
當代經濟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數量經濟研究雜志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雜志經濟與管理戰略研究雜志宏觀質量研究雜志勞動經濟研究雜志財經理論研究郵電經濟雜志經濟與管理評論雜志經濟咨詢雜志國際貿易研究雜志當代經濟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凡來稿符合本刊選題方向,均予以登記。稿件經編輯人員初審通過后,由編輯部提出匿名評審建議。編輯部將向作者索要電子稿件,以備匿名評審使用。稿件的最終評審結果得出后,編輯部將另函通知作者。
二、稿件評審程序采取國際慣例,即雙向匿名審讀,每份稿件送交不少于兩位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盲審。專家評審通過后送交主編審閱。主編在綜合考慮稿件質量、專家評審意見、作者學術影響和形勢需要等因素的基礎上,最終決定是否刊用稿件。
三、具體要求如下:
1.作者郵寄的打印稿內容要清晰整潔,正文字號大于5號,以便審稿使用。
2.編輯部將向作者索要的電子版正文用小五號宋體字,各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字,頁面紙張大小為A4,單倍行距。
3.注釋及參考文獻均用尾注,參考文獻編號用[1]、[2]、[3]……,注釋編號用①、②、③……。具體格式參見附注。
4.由于版面限制,來稿以不超過8,000—10,000字為宜。來稿首頁須附上100-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寫出不少于5個中文關鍵詞。
5.若稿件中含有數學公式、表格、曲線圖及其它圖表,請用計算機制作相關內容,并務必保證其中的符號、數字、文字、圖線清晰、規范,以便本刊排錄時直接按原樣掃描。
6.請作者一律向編輯部投寄紙制稿件,在接到初審通過的通知之前,編輯部不接受作者的電子稿件。由于人力所限,對未經編輯部同意而發來的電子稿件,編輯部不負責查詢;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7.對投寄到編輯部的稿件,將被自動視為未曾一稿多投。編輯部在接到來稿后,一般將在4周內通知作者初審結果。初審通過后,一般將在3個月內通報終審結果。來稿文責自負,不代表編輯部意見。如不同意編輯部對采用稿件進行修改或刪節,請在來稿中注明。
8.請將作者的信息另頁單獨詳細列出,來稿正文不能顯示這些內容,以便匿名審稿使用,否則將視投稿無效。
9.作者信息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民族可省略)、籍貫、供職單位、職稱、學位、重要學術兼職,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如果論文為基金項目資助,須標明項目名稱和編號,本刊歡迎有基金項目資助的稿件。稿件一經發表即付稿酬,并贈送樣刊2本。為使作者及時看到樣刊,避免郵寄丟失,請作者填寫詳細通訊地址(包括城市名、郵編、街路門牌號、單位名稱等),以及聯系電話和電子信箱。
當代經濟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邏輯解析——文本問題、“科學抽象法”的反思及其他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引發的對抗——基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分析資本拜物教與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資本主義生產組織模式的演進與創新論作為《資本論》邏輯起點的商品的性質——兼與羅雄飛教授商榷“消費不足論”還是“生產過剩論”——評馬克思主義經濟危機理論早期的一個爭論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思想及當代啟示毛澤東農業合作化思想及其當代價值金融部門對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基于世界主要國家的實證分析品牌運營企業人才招聘的有效性研究——以FY公司為例對政治經濟學若干范疇傳統認識的質疑中國經濟剩余價值率的估算:1995~2009——兼論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論馬克思價值量與勞動生產力成反比關系的假定條件馬克思提出了“社會大工廠模式”嗎——澄清一種對馬克思經濟思想的嚴重曲解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所謂“轉形問題”證偽非農業地租并非由農業地租決定和調節——評古典地租理論的一個教條評弗利特伍德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數學化的批評空間生產的資本化與“加速”資本化——基于資本邏輯的歷史演繹論馬克思主義科技經濟理論的三個高度以功能評價效率:國有企業效率的實證研究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技術進步影響的門限效應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能否成為我國外貿規避匯率風險的機制從“廣場協議”到“盧浮宮協議”:美國敲打日本的歷史透視與啟示長吉圖先導區高新技術產業融資模式探討資本的另一層含義與榨取理論的拓展馬克思的資本周轉理論與中國貨幣供給倒逼機制分析社會擴大再生產的“納什討價還價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擴大再生產實現機制與求解節制資本,縮小貧富差距克萊曼對經濟危機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利潤率下降趨勢規律的再證明當前深化改革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jqk_5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