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體制改革雜志
刊名:經濟體制改革
英文名: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主管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出版地:四川省成都市
主編:林凌
ISSN:1006-012X
CN:51-1027/F
周期:雙月刊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單價:10.00元/期
定價:60.00元
郵發代號:62-169
創刊時間:1983年
經濟體制改革雜志基礎信息:
經濟體制改革雜志(雙月刊)于1983年3月創刊,經濟理論刊物。旨在探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適合經濟研究人員和經濟工作者閱讀。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經濟體制改革雜志欄目設置:
專論、農村經濟發展與改革、西部大開發、產權制度改革、經濟結構調整、金融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換。
經濟體制改革雜志收錄情況:
1、期刊收錄: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4—2015)來源期刊(含擴展版)、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中國知網、萬方、維普。
2、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
3、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4、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經濟體制改革雜志訂閱方式:
主編:林凌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宮省社科院內
郵政編碼:610072
電話:028-87016562
郵箱:jingtigai@163.com
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相關期刊- 經濟學報當代經濟研究雜志數量經濟研究雜志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雜志郵電經濟雜志中國改革雜志經濟與管理評論雜志經濟咨詢雜志呼和浩特經濟雜志河北經濟研究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投稿信息1、論點明確,文字精煉,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每篇論文(含圖、表)一般按各刊物要求不同而不同,但必須依次包括:文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3~8個),中圖分類號,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文稿首頁請在地腳處注明: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學歷、職稱、主要研究方向、E-mail;資助基金項目(若有的話,并注明項目號)。
2、文題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正文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
3、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為宜。摘要分為三種:報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報道-指示性摘要。報道性摘要側重寫本項研究的最具價值和創造性的結果和結論,指示性摘要主要寫研究的方法、手段及研究的方向、內容范圍,報道-指示性摘要則介于兩者之間。研究性論文應寫成報道性摘要或報道-指示性摘要,少數綜述性論文在不便于寫成報道性摘要時才考慮寫成報道-指示性摘要或指示性摘要。
4、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對應(即應為譯文),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摘要正文、關鍵詞。
5、圖、表要精選,切忌圖、表、文字間的重復。表格須有表序和表題,插圖須有圖序和圖題,圖和表在正文文字中必須有所指向(如引用,如"見圖1"或"見表1"),一般緊隨所提到的文字排放。
6、文稿用字規范,量和單位符號等必須符合新近頒布的國家標準(GB3100~3102)或國際標準。量的符號用斜體,量的上下角標中以量符號和代表變動性數字的字母作角標時用斜體;下角標(包括數字)用正體,并采用國際通用符號和我國規定的可與SI單位(即國際單位制單位)并用的拉丁符號。
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編輯部征稿轉型中國的歷史性抉擇現代城市治理系統視角下中國大城市全球化發展策略研究我國不同所有制經濟資本配置效率差異分析曲三省22-26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與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感知效能基于資源節約的我國礦產資源稅之功能定位及其制度重構城鄉基礎設施融資可持續性比較基于交通網絡和經濟網絡的中國城市體系空間結構對比研究中國區域投資網絡化發展研究多點多極發展格局中的縣域經濟底部支撐研究高新技術開發區綜合效率與城市經濟發展互動效應研究中部地區農村公路對區域經濟貢獻度的實證分析——基于S省的面板數據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金融市場效應分析:武漢案例調查報告強鎮擴權:深化鄉鎮行政體制改革的新近探索與實踐新形勢下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信托方式探討農民工城鄉消費二元性探析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背景下中國金融結構變遷:邏輯與路徑產業集群向創新集群演化研究國有企業跨國并購風險防范的制度研究成長型中小企業董事會特征研究“勢”作用下的生態工業園區企業合作模型研究改革關聯視角下我國房地產稅改革問題分析政府預算管理創新“攫取性”金融體系及其危害——一個基于金融競合觀的分析框架經營性房地產保有稅稅制要素的設計——基于籌集財政收入的功能定位商業健康保險與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對接路徑設計——基于再保險與共同保險的視角商業銀行中小企業融資效率及存在問題分析——基于江蘇省58家商業銀行的數據基于宏觀視角的日韓產業技術創新體系研究與啟示互聯網金融:美國經驗與啟示財政分權是否惡化了城市環境質量——基于長三角地區26個城市的經驗數據西部新能源產業自我發展能力量化分析及提升路徑“單獨二孩”背景下生育率假設、人口演進與勞動力供給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jqk_5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