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科學雜志
生態科學雜志基礎信息:
《生態科學》雜志是1982年經國家科技期刊主管部門批準創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自然科學學術期刊,由廣東省生態學會和暨南大學主辦。國內統一刊號:CN 44-1215/Q,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8-8873。
本刊主要登載生態學及各分支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導向性的評論與綜述,同時刊登重要科學問題討論、研究簡報和新技術新方法和學術專著介紹等。本刊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生態學及相關領域,包括大氣、陸地和水域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研究、教學、生產的科技工作者,有關專業的學生及經濟管理和決策部門的工作者。本著服務作者和讀者的原則,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報道和刊出稿件,歡迎國內外生態學工作者踴躍投稿。
生態科學雜志辦刊宗旨:
本刊秉承“弘揚生態學術精華、服務生態學者精英”的辦刊宗旨,堅持“優質為先、創新為快”的選稿錄稿原則,保證以最快的速度發表高水平的論文。歡迎國內外生態學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踴躍投稿。
生態科學雜志收錄情況:
本刊所刊論文均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等全文收錄。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8)》統計,本刊2007年影響因子為0.793,在本科學領域名列前茅,1994年以來全文被中國自然科學期刊網收錄。
生態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設有研究報告、研究簡報、綜述與專論、對策與建議、學術信息等欄目。
生態科學雜志社相關期刊- 生命科學雜志健身科學雜志小學科學雜志現代教育科學雜志體育科學研究雜志生態科學雜志社投稿信息1.標題和序號:按國家新聞出版行業標準CY/T35-2001(《科技文獻的章節編號方法》)規定,論文正文部分按層次列標題。各級標題一律左頂格書寫,題號采用1,1.1,1.1.1;2,2.1,2.1.1,…等標注形式,題號后空一字再寫標題名。標題序號一般不超過3級,3級以下不設標題。
2.數字用法:根據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的要求正確使用數字,凡計量單位前必須使用阿拉伯數字。
3.數值修約:數值的修約應按GB8170-87(《數值的修約規則》)和GB3100-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附錄的參考件進行。
4.量和單位:按GB3100-93(《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GB3101-93(《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和《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期刊編排格式規范》的要求,文中物理量及計量單位一律用法定符號表示。不能使用非法定計量單位,如ppm、ppb、ppt、rpm、畝等均已廢棄使用。應注意數字與單位符號的正確書寫,如10~20℅應寫成10℅~20%,25±1℃應寫成(25±1)℃,10×10×20cm應寫成10cm×10cm×20cm。
5.附表:①附表應使用三線格式(包括頂線、底線和欄目線)②全表共用單位可加括號編排在表的右上方。表內數字要對齊排,不能錯行錯位。相鄰欄內若數字或內容相同,不能用“同上”、“同左”、“″”等代替。③表中量和單位應按GB3101-93的規定標示,即量符號與單位間用斜線隔開。例如:時間及其單位寫為:“t/min”,濃度及其單位寫為“c/(mol·L-1)”。④表注放在表格底線以下。表注的序號宜用小號阿拉伯數字并加半圓括號置于被注釋對象的右上角,如×××1);也可用星號“*”標注。⑤表中所有文字信息都要求英文對照。
6.外文學術名詞的中譯:外文學術名詞的中譯使用通用的譯法,譯名在文中首次出現時應在括號內注明原文。
生態科學雜志社編輯部征稿西藏色季拉山森林優勢種群的生態位評價真菌誘導子對象牙白原球莖生長的影響月亮山景區景觀格局分析研究廣東內伶仃島薇甘菊危害與生態因子的關聯度分析貴陽市常綠樹種葉子壽命的研究鹽城沿海灘涂丹頂鶴的分布現狀及其趨勢分析珠海市中小型水庫水質綜合評價珠江佛山與廣州交界河段潮水河水質水量監測與評價菌根研究的新特點及應用海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生物的區域分布與影響因素土壤種子庫的研究現狀與進展綜述軍曹魚(Rachycentroncanadum)早期發育階段的攝食及其影響因子解脂假絲酵母(Candidalipolytica)對銅的吸附厭氧發酵過程中溫度對甲烷產量的影響(英文)大型熱帶水庫-松濤水庫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華南沿海基圍漁塘內無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的生長效應生態環境恢復重建與農村婦女受教育程度的關聯性分析暨南大學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簡介吉林省西部草場退化的經濟損失評估入侵雜草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化感作用日本中部不同放牧條件下人工草地地上枯死量的時間變化(英文)海南吊羅山與尖峰嶺熱帶林區氣象要素對比研究廣東始興南山自然保護區的植物資源及珍稀植物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ykx_1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