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育雜志
化學教育雜志基礎信息:
《化學教育》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化學會主辦的北大核心期刊。讀者對象為高等師范院校及中學化學教師、研究生、大學生,及廣大化學教育工作者。它的任務是放眼化學學科的發展方向,圍繞我國化學教育事業的發展,重點報道化學教育領域內的改革動態和研究成果,介紹化學學科的新成就和新發展;化學教育的新理論、新觀念;化學教育教學改革新經驗,為提高化學教育工作者的業務水平服務,為我國化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服務。
化學教育雜志期刊榮譽:
《化學教育》于1992年就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第1版)列為核心期刊。近年來,《化學教育》又有較大發展,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出版發行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4版)的統計數據顯示,《化學教育》的影響因子已達到0.3057。2008年再一次被評為北大核心期刊。
化學教育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教學研究、新課程天地、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與教具研究教師教育、化學史與化學史教育問題討論與思考課程與教材研討化學與社會生活中的化學等欄目。
化學教育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3-3807,CN:11-1923/O6,地址:北京師范大學化學系,郵政編碼:100875。
化學教育雜志社相關期刊- 教育文匯雜志職業教育研究雜志生活教育雜志今日教育雜志四川教育雜志遼寧教育雜志貴州教育雜志寧夏教育雜志青海教育雜志安徽教育雜志化學教育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立意新穎、內容翔實、論點明確、材料可靠,符合本刊相應欄目的要求。
2作者應保證對稿件內容擁有合法的著作權,不允許一稿多投,本刊不承擔由于作者本人原因造成的著作權糾紛的任何連帶責任。
3來稿篇幅,一般不超過5000字。文章需在正文前加100字~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個~5個詞語以內的關鍵詞,“化學與社會”、“知識介紹”、“專論”欄目中的文章正文后還需附與中文內容相同的英文文題、作者姓名及單位、摘要和關鍵詞。
4稿件要求文字通順,書寫規范,層次、段落要分明。題目簡明通順,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各級標題不超過15個漢字。文章題目下為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城市、郵政編碼。并在腳注中添加聯系人的電話、電子郵箱地址(請務必注明,以便我們和您聯系),多位作者時用“*”號標明聯系人。各級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從左頂格編起,二、三級標題編號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例如“1”,“1.1”,“1.1.1”。
5插圖和化學結構式,請用計算機繪圖軟件(如origin5.0,chemwindow,chemdraw等)繪制,圖像要求文字清晰、大小合適,線條粗細合適、清楚圓潤,儀器設備要求比例合適。圖題在圖下方。表格請制成三線表,表題在表格上方。圖、表應放在相關文字附近。
6物理量、單位和符號采用國家法定標準和使用規范。已經廢除的重量、比重、比熱、原子量、分子量、摩爾數、摩爾濃度、當量濃度、質量(體積)百分比濃度、毫米汞柱(mmHg)、標準大氣壓(atm)、卡(cal)、ppm和ppb、Å等量和單位。
7文中數字使用的總原則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而且又很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一般要求使用阿拉伯數字。帶有“幾”字的數字表示約數,必須使用漢字;相鄰兩個數字并列表示概數,必須使用漢字,如七八十種;固定詞語中作語素的數字,必須使用漢字,如三氧化二鐵;用“多、余、左右、上下、約”等表示的約數一般使用漢字。
8參考文獻選摘最新、最主要的列入,未公開發表的請勿引用。文獻在正文中的引用應將序號寫在相應位置右上角方括號內,且按文內出現的順序編號。參考文獻著錄項目、順序及標點符號如下:
圖書:[序號]作者.書名.版次(初版不寫),出版地點:出版單位,年:起頁-止頁
例如:[1]劉知新.化學教學論.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40
期刊:[序號]作者.刊名,年,卷(期):起頁-止頁。
例如:[1]王磊,李慧珍,徐萍等.化學教育,2004,25(11):14-18
[2]VakersonVI,VasinaTV,LaferLIetal.Catal.Lett.,1984,3(4):339-343
論文集:[序號]作者.論文集名.出版單位,年:起頁-止頁。
專利:[序號]專利申請者.國別.專利文獻號.年
網絡文獻:[序號]作者.題名.網址.(下載)年-月-日
報紙文獻:[序號]作者.題名.報紙名,年-月-日(版次)
學位論文:[序號]作者.論文題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年
例如:王磊.化學學科能力結構構建教學理論及其實驗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1998
多名作者在第三人后加“等.”或“etal.”。作者名之間用“,”分隔。
化學教育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化學審美心理探秘淺談特例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化學教學中的模型方法及其應用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測評系統及其實踐培養好農村中青年化學骨干教師適應創新教育的需要2001年《理科綜合能力測試》試卷分析與試題評價(天津、山西卷)報告將知識內化為能力是高三總復習的關鍵高中化學創新教學的課堂氣氛研究課件的超越者——“積件”的悄然興起自制簡易氣體量管系列在中學科學素質教育中的應用(二)——Mg、Zn、Fe、Al等金屬原子量的測定對水溶液中單線態氧的生成實驗的一點改進創設連續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維不斷深入——對一種化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新課程化學課堂對話生成教學資源芻議談氧化還原反應的有效教學例談化學概念教學過程中知識的有效呈現方式中學化學基礎知識點教學科學性的現狀研究國內對于化學概念“物質的量”認知建構探究的進展高職醫用化學項目化教學的探討高中化學新教材與大學化學教材知識點的比較北京高考化學實驗題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啟示高三“化學與技術”復習中的問題及對策信息時代化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典型個案及啟示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jykx_1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