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產科學雜志
南方水產科學雜志基礎信息:
《南方水產科學》是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類水產科技期刊。創刊于2005年(原名:南方水產),主要報道漁業資源、捕撈技術、漁業設施、漁業環境保護、水產養殖與增殖、漁業生物病害、水產品加工與綜合利用以及水產基礎研究等方面的論文、研究簡報、綜述等。
南方水產科學雜志辦刊宗旨:
《南方水產科學》立足南方,面向全國,突出學術性、地域性、實用性和可讀性,重點報道國內外漁業科研、生產的新技術、新成果及新動向。
南方水產科學收錄情況:
2008年入選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以來先后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文摘(自然科學版)(CSA)、英國《動物學記錄》(ZR)、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ST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I)、俄羅斯《文摘雜志》和波蘭《哥白尼索引》(IC)等7種國際重要檢索系統首次收錄。
南方水產科學雜志訂閱方式:
ISSN:2095-0780,CN:44-1683/S,郵發代號:46-65。
南方水產科學雜志社相關期刊- 水產科學雜志科學養魚雜志農藥科學與管理雜志中國水產科學雜志農業科學研究雜志安徽農業科學雜志廣東農業科學雜志湖北農業科學雜志南方水產科學雜志社投稿信息1文稿應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語言精練,層次分明。學術欄目文稿需附300字以內的中(英)文摘要、3~5個關鍵詞。文中一級標題序號為1,二級標題為1.1,三級標題為1.1.1,均靠左側頂格書寫。
2請在文稿題名下寫清作者及其工作單位名稱、郵政編碼;文后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月、性別、學歷、職稱、主要從事工作以及具體通訊地址、聯系電話、電子郵箱。
3論文不超過6000字,綜述不超過7000字,研究簡報限4000字(含圖、表等)。
4本刊已全面實行網上投稿、審稿和退修,不再接受紙質投稿。作者進入本刊網站(http://www.schinafish.cn/)簡單注冊后即可進行網上投稿,稿件請用Word軟件排版后上傳。
5文稿中外文字母及符號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字母、數字和易混淆的字母必須標注清楚。拉丁文生物學名的屬、種名為斜體,定名人為正體,屬名在文中首次出現時不能縮寫。
6文稿中插圖一律隨文檔或以附件上傳,圖中文字、符號、數字標清楚,并注明圖號、圖題。圖一律用黑白或灰度制作。表格一律排成三線表,由數據生成的圖和表請一并附上源數據庫。原圖為照片的請掃描后發送(彩色照片的分辨率不低于150dpi)。
7文稿中所用度量衡單位一律按國家技術監督局1993年12月27日發布的GB3100~3102-93號標準《量和單位》中規定的外文字母書寫,不再使用以下括號內的漢字寫法。如面積用km2(公里2)、hm2(公頃)、m2(米2)、cm2(厘米2)、mm2(毫米2),畝一律換算成公頃;體積用m3(米3)、cm3(厘米3)、mm3(毫米3);容量用L(升)、mL(毫升);時間用d(天)、h(時)、min(分)、s(秒);表示濃度的ppm一律改用μL·L-1或mg·kg-1。組合單位中不能附加其他信息,例如光合速率(CO2)為27.5~31.3μmol·(m2·s)-1,不能寫成光合速率為27.5~31.3μmolCO2·(m2·s)-1。
8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按照新的國家標準GB/T7714-2005執行。文中直接引用的公開發表的主要參考文獻,以順序編碼制著錄,即按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在正文引用處加注上角標(如:……××[1-4]……××[5]),文后按引用順序依次列出。具體著錄格式如下:
[期刊]序號作者(不超過3人者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al.”).文題[J].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書籍]序號作者.書名[M].譯者.版次(1版不寫).出版地:出版單位(國外出版單位可用標準縮寫不加縮寫點),出版年:起止頁碼.
[會議論文集]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題名[C]//專著主要責任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南方水產科學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淺色黃姑魚腦垂體cDNA文庫的構建海南三亞斑節對蝦野生種群mtDNA16SrRNA基因和控制區序列的多態性千年笛鯛幼魚耗氧率的研究大鵬澳網箱養殖海域磷酸鹽在沉積物-海水界面交換速率的研究福建圍頭灣貝類的養殖容量中華倒刺鲃血清凝集素的研究墨西哥灣扇貝的變壓真空冷凍干燥的實驗研究茄汁羅非魚軟包裝罐頭加工技術研究光合細菌PS3培養參數的研究3種刺激性漁藥對中華倒刺鲃幼魚的急性毒性試驗太湖首次發現楯螺和尖膀胱螺(英文)瓊膠中硫酸基的離子色譜法測定三唑磷對5種鰻鱺幼鰻的急性毒性實驗中草藥對海水動物致病菌體外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pH對褐牙鲆幼魚血紅蛋白含量和血中溶氧水平的影響(英文)鹽度對卵形鯧鲹胚胎發育和早期仔魚的影響pH對西施舌受精卵與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歡迎訂閱2010年《海洋漁業》銅藻人工栽培的初步研究珍珠貝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的親緣關系研究中國明對蝦精養池塘氮、磷和碳收支的研究中、西沙海域2種燈光作業漁船的捕撈特性及其技術效率分析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nyqk_1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