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麻業科學雜志
中國麻業雜志基礎信息:
《中國麻業》雜志2007年改刊名為《中國麻業科學》。其出版方針、辦刊宗旨不變,但報道的內容偏重于學術研究,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麻類紡織科技專業期刊。主要報道苧麻、紅麻、亞麻、大麻、劍麻等麻類作物、麻類紡織的最新科研成果、試驗研究進展、科技動態、麻紡動態和麻類作物基礎知識等。面向科研、面向社會,為麻類科研、紡織、生產、教學服務。《中國麻業科學》將以全新的面貌奉獻給廣大讀者。歡迎廣大麻類作物科研人員、農業管理干部、農業院校師生,麻紡、商業等有關人員,麻類專業戶訂閱和投稿。
中國麻業雜志期刊榮譽:
《中國麻業》雜志1999年被中國科學文獻計量研究中心認定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資源系統》、《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科技期刊源。
中國麻業雜志欄目設置:
該刊辟有“綜述”、“遺傳育種·種質資源”、“原料生產·生態環保”、“纖維特性·紡織加工”、“新拓展·新用途”、“調查研究”、“麻業論壇”、“研究簡訊”、“譯文”、“供求信息”、“統計資料”等多種欄目。
中國麻業雜志訂閱方式:
ISSN:1673-7636,CN:43-1467/S,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咸嘉湖西路348號,郵政編碼:410205。
中國麻業科學雜志社相關期刊- 茶葉科學技術雜志中國稻米雜志中國馬鈴薯雜志中國煙草科學雜志中國棉花雜志中國水稻科學雜志中國種業雜志大豆科學雜志玉米科學雜志茶葉科學雜志中國麻業科學雜志社投稿信息一、來稿要求和注意事項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每篇論文附上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以及3~5個關鍵詞。研究簡報不要超過2000字,科普性文章一事一議,既講清如何做又講清為什么要這樣做。生產、加工、收購等經驗總結文章也要突出主要技術措施,使用必要的數據。比較簡單的試驗總結,不寫成試驗研究報告形式,最好寫成生產指導性文章,以利推廣應用。
2.文稿中數據計量單位一律用法定計量單位,并在公式、圖、表中一律用單位的國際符號。如土地面積計量單位不再用“畝”、“分”、“厘”,一律使用“公頃(hm2)”,“平方米(m2)”。
3.來稿請檢查無誤后再投稿。采用規定的簡化漢字,稿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時注明。來稿者請附帶軟盤或發Email。
4.文中的圖表只附最必要的,切忌大表格,插圖、照片要清晰,圖中文字、符號需寫清,并與正文一致。
5.參考文獻只擇最主要的列入,一般著錄3~8條,并在文內引用之處用上標標上編號,未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引用。幾種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如下:
連續出版物:[編號]作者.篇名.期刊名,年份,卷(期):起始頁-終止頁.
專(譯)著:[編號]作者.書名.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終止頁.
論文集:[編號]作者.文題.In.編者(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頁-終止頁.
學位論文:[編號]作者.文題:[Ph.D.Dissertation,或MasterDegreeDissertation,或BachelorDegreeDissertation].授予單位所在地(城市名):授予單位,授予年.
6.作者來稿時請附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月.性別.職務/職稱以及從事的職業.聯系電話、郵政編碼、E-mail地址等.來稿如不符合上述要求,本刊編輯部不予采用或先退作者修改后再審。
二、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兩投。對選用稿件本刊有權適當刪改或摘登,如不同意刪改或摘登的文稿,務請作者在投稿時聲明。來稿刊登與否由本刊編委會最后審定,因人力有限,凡投本刊的稿件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本刊凡刊登的稿件均收取版面費。如有不同意見,請及時提出。來稿一經發表,酌致稿酬,并贈送當期期刊。如在6個月內沒有收到稿件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
中國麻業科學雜志社編輯部征稿一種估測亞麻出麻率的簡便方法亞麻病害簡介及綜合防治多粘芽孢桿菌T1163在紅麻發酵過程中分泌脫膠酶種類的初步研究高效菌株T85—260在苧麻脫膠過程中的胞外酶系研究苧麻多功能深度開發利用系列報道之一苧麻多功能開發潛力及利用途徑建立育繁推一體化紅麻種業工程實現紅麻生產新跨越亞麻種植業與WTO苧麻多功能深度開發利用研討會在長沙召開湖南亞麻生產及其產業化問題的探討推廣苧麻剝麻機勢在必行黃、紅麻資源的優化與開發利用鹽漬化土壤條件下油用亞麻引種試驗亞麻/黃麻混紡初探亞麻/苧麻混紡工藝技術研究與實踐黑龍江省胡麻栽培技術要點大麻頂枯現象與原因的探究藥劑防治亞麻白粉病效果及經濟效益分析亞麻籽飼用研究進展黑龍江省亞麻原種基地建設的建議吉林省工業用大麻農業生產模式的探討與效益分析分宜氣候變化特征及其對苧麻生產的影響和對策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產業技術處處長張國良在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苧麻水土保持與麻菜套種現場觀摩交流會上的講話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nyqk_14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