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基礎信息: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創刊于1992年,經國家科技部批準的正式學術期刊,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原刊名是《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1999年更名為《土壤與環境》,2003更名為《生態環境》,2009年1月更名為《生態環境學報》。主要刊登國內外生態學和環境科學具有明顯創新性和重要意義的原創性研究論文、重大調查研究報告,以及對這兩個學科的重大前沿問題有獨到見解和理論建樹的綜述文章和觀點類文章。適合從事生態學、環境科學、資源保護、土壤學、大氣科學、水科學、地理學、地質學、地球科學、農業科學、林學、醫學、社會科學、經濟科學等領域的科技人員、學者、教師、學生、各級管理者和環境愛好者閱讀。本刊面向全國,面向世界,歡迎國內外同仁投稿和訂閱。曾用名:《土壤與環境》、《生態環境》,現用名:《生態環境學報》。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專論與綜述等。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榮譽:
廣東省優秀期刊;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一等獎)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規范優秀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庫期刊
2011年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收錄情況:
世界紡織文摘、應用力學評論、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
《環境科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農業文摘》、《中國林業文摘》
《中國地理科學文摘》、《中國國土資源文摘》、《全國報刊索引》刊源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知網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5-166X,CN:44-1323/S,地址:廣州市五山廣東省土壤研究所,郵編:510650。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社相關期刊- 土壤與環境雜志熱帶生物學報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柑桔與亞熱帶果樹信息雜志熱帶作物學報熱帶農業工程雜志中國土壤與肥料雜志土壤通報雜志熱帶農業科技雜志亞熱帶農業研究雜志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社投稿信息1、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2、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列應在投稿時確定。作者姓名、單位、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文章標題字符要求在20字以內。
4、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典型性,盡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線表;圖要使用黑線圖,繪出的線條要光滑、流暢、粗細均勻;計量單位請以近期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不得采用非法定計量單位。
5、為縮短刊出周期和減少錯誤,來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請詳細注明本人詳細聯系方式。審稿周期一般為5個工作日,作者也可來電查詢,以免影響正常發表。
6、來稿由本刊編委會審定。文責自負,但編委會對來稿有刪改權。如有較大的修改,將征求作者的意見。
7、勿一稿多投。不擬刊登的稿件將在收稿后40天左右告知(請留意作者本人的電子信箱),收稿4個月后作者如未收到稿件擬采用或修改稿件的通知,可自行處理稿件。
8、來稿一般不退回,請自留底稿。本刊將按論文所占的頁碼來收取版面費;需要印彩圖的,將根據印刷廠的收費情況加收彩印費。
9、來稿一經發表,即贈當期期刊2冊,并一次性付給稿酬。
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雜志社編輯部征稿SO_4~(2-)和Se(Ⅵ)對紫花苜蓿和大麥吸收Se的影響含硫及含氯化肥對湘南水田土壤酸度和養分有效性的影響南雄優質適產烤煙因土施肥技術研究博羅縣下村農場坡地赤紅壤的結構特征及其意義新墾赤紅壤不同輪作的養分變化套種籽西瓜對杉木幼林生產力和林地質量的影響三高農業與土肥有機肥料氮在早稻土壤中的礦化狀況粒徑分析中吸取土壤樣品懸液的新方法高產高效春植冬瓜的土肥管理技術遼東灣大凌河口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土壤全氮半微量定氮法與自動定氮儀定氮法的比較分析SO_2和NO_2脅迫對紅花荷等植物光合生理影響及抗性評價應用物種敏感性分布評估DEHP對區域水生生態風險月湖底泥疏浚后底棲動物群落的恢復及其與環境的關系苦草密度對擾動引起各形態磷釋放的影響仿生植物附著微生物膜對污染水體氮素遷移轉化效能分析地下環境中鐵氧化物生物異化還原耦合降解硝基苯的影響因素研究廣東省土壤硒空間分布及潛在環境風險分析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nyqk_2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