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研究雜志
社會主義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本刊主要內容包括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與重要著作研究、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建設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馬克思主義執政理論與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研究、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和國際關系研究。
社會主義研究雜志期刊榮譽:
本刊是湖北省優秀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
社會主義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研究、三農問題研究、國際關系理論研究。
社會主義研究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1-4527,CN:42-1093/D,地址: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園區2號樓,郵政編碼:430079。
社會主義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滿族研究雜志廣西民族研究雜志西北民族研究雜志回族研究雜志貴州民族研究雜志民族研究雜志社會觀察雜志統計研究雜志青年研究雜志社會雜志社會主義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選擇與文章核心內容相關的具有獨立性的實在詞。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正文用小4號宋體,通欄排版。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其他未說明文獻〔Z〕。格式與示例如下:
(1)圖書類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建議外文刊名后加ISSN號),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O].其他責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歷紀年)及刊物機構(版本).收藏機構.
(5)析出文獻格式:[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電子文獻格式: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7)文獻重復引用標記: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獻被多次引用時,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只出現一次,其中不注頁碼;而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角標外著錄引文頁碼。
11.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來稿請注明作者電話、E-mail,收刊人及詳細地址、郵編。
14.其他:請勿一稿兩發,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社會主義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試論當代中國的文化精神試論鄧小平民主與法制理論——訪吉林大學王惠巖教授論當代中國政黨制度的主要特色論“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三個關系“三個有利于”、“三個代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兩座里程碑新時期的政治學研究:理論、方法與主要內容德治與法治:廉政建設的雙管武器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看權力尋租政治參與與政治穩定論新時期領導干部的法律素質城市公共服務市場化——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種探討馬克思社會協調思想探析試論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主題——無產階級和人類的解放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著力點列寧民族區域自治思想探析列寧在蘇俄農村建設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對社會主義本質認識的不斷深化與拓展“社會主義論戰”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探論黨的社會建設思想與實踐淺議論中國共產黨認知民主社會主義的前提、緣起與演進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實現路徑淺析社會組織與政府關系發展的新特點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shkx_1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