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與時代雜志[上旬刊]
美與時代雜志(上旬刊)基礎信息:
《美與時代》雜志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審美文化月刊,1986年在改革開放和美學熱潮中,由原河南省副省長、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美學家于友先與美學家張涵教授創刊,河南省美學學會、鄭州大學美學研究所主辦,聘請全國著名美學專家汝信、王朝聞、李澤厚、蔣孔陽、馬奇等為顧問,余秋雨先生等知名人士曾為之題詞。18年來,它以廣大青年讀者為主,面向社會各個階層,從美的角度,切入時代生活,不倦地撒播美學新知,耕耘愛美天性,拓展生命境界。并且與時俱進,適應市場經濟,不斷自我調整,在內容和形式上提高檔次,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2001年被國家出版總署列為“雙效期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入“中國期刊方陣”。
《美與時代》上半月刊文章簡練優美;介紹世界最新、最高品牌的化妝、服飾用品;它選用大幅國內外精美圖片,名人、名模薈粹,《美與時代》下半月刊設有欄目:美學論壇、隨筆、美術、音樂、設計、文學、美育等,可發表美學研究、美學隨筆、文學藝術各領域的理論研究和作品評論鑒賞,以及審美教育、素質教育的經驗體會。
《美與時代》下半月刊和上半月刊一致,大16開,96頁,銅板紙全彩印,印刷精美,并用四封和內文一定頁碼刊登繪畫、攝影、雕塑、設計、書法等美術作品和音樂作品,向全國推介新人。
《美與時代》下半月刊,主要面向大中專院校藝術學科和素質教育部門的作者和讀者。論文需再2500字以上,具有較高的學術質量,引文、注釋必須核對準確。
美與時代雜志(上旬刊)欄目設置:
以“創意”為標識,以設計美學為特色,設立:創意信息、觀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創意、服飾設計、環境藝術、建筑裝潢、設計教育等欄目,介紹國內外設計領域最新動態,探討前沿理論,發表研究成果,是設計院校師生、專家、學者和設計師交流的平臺,也是當代公民提高審美意識,實現高品質生活的助手。
美與時代雜志(上旬刊)訂閱方式:
ISSN:1003-2592、CN:41-1061/B、郵發代號:36-107。
美與時代雜志[上旬刊]社相關期刊- 時代文學雜志美與時代雜志[上旬刊]社投稿信息1.稿件署名作者應為合法著作權人,文責自負,作者排序以原稿為準,文章內容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本刊只接受電子郵件投稿,文稿請以WORD格式按附件形式發至本刊投稿信箱。
2.本刊對來稿一律先按欄目要求進行匯總編號登記,并嚴格執行三審三校制度,根據具體情況可能會對來稿文章進行必要的刪改,不接受刪改的作者請聲明。
3.征稿對象:美術家、設計家、書法家,美術、設計工作者,藝術院系教師、研究生、大學生的繪畫、書法、木刻、雕塑、剪紙、攝影、設計效果圖等創作。
4.來稿應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楚,邏輯性強,用字規范。文辭力求精煉,以3000~6000字為宜。隨文根據需要可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關鍵詞3~8個,參考文獻若干。
5.若來稿論文受到省(市)、部級以上基金項目支持,請注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并將相關證明(或復印件)的電子版發送到本刊編輯部郵箱。
6.來稿請作者注明真實姓名、性別、所在單位全稱、聯系電話、手機和信箱。
7.請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概不退稿,出刊后每篇文章贈作者1~2冊樣,如果作者仍有需要,可按郵局征訂價購買。
8.來稿需注明:作者姓名、研究方向、單位全稱、通訊地址、郵政編碼以及聯絡手機,以便于給雜志社給你郵寄用稿通知和雜志。
美與時代雜志[上旬刊]社編輯部征稿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想象與創造城市景觀的文化品質促成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美之“三位一體”古代中國山水園林版畫與歐洲風景園林版畫的比較師法自然的資源利用——生態設計綠色設計和“綠色生活方式”談應用色彩設計如何進行室內軟裝飾居室空間植物景觀配置一莖一葉總關情——陜西、山西、河南民間剪紙中的生活情趣民間剪紙藝術對包裝設計的影響中國傳統圖形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全球視野,另類發力SUELZKOTLETT飾品就是要讓你大開眼界出自德國工程師FabianSeibert之手的個性宣言飾品經濟不景氣,只要動腦玩圣誕樹創意讓圣誕樹更綠色,讓節日更環保,讓歡樂更有新意英國設計師KirstyAnnePowell的圣誕節設計精品從色彩視覺詮釋創意溫馨的圣誕禮品日本最神秘的原汁原味設計界奇才20多項國際設計大獎最寵愛的設計師挪威設計師JohanR掀起的頂級時尚Swims套鞋革命連量身設計的高跟式雨鞋也風靡全球昆蟲+廢零件=蒸汽朋克蟲蟲設計美國藝術設計師MikeLibby的未來科幻新作拼貼畫第一把手設計師將一堆廢紙變成栩栩如生的三維造型風靡全歐洲的Freitag環保大小包全球350個銷售點,獲無數設計獎創意無所不在,設計改變世界“蒙娜麗莎”傾情微笑五百年——從精英文化走向通俗文化的偶像談高職院校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與定位中國瓷器設計文化的影響與發展前景佛山木版年畫的考察與思索論藝術設計思維的效率提升探析圖形創意中直覺思維的心理基礎設計的主導理念——可持續設計淺議本土化設計語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商周時期青銅器饕餮紋飾透射出的社會審美觀從主題的尚儒性談中國現代壁畫作品的分類中國古代道教星神繪畫藝術發展初探厚民風成教化——安徽靈璧鐘馗畫寓意探究宜春市萬載縣儺舞的造型特色研究論生態的泛化與泛生態美的生成《沁園春·長沙》的生態視角分析設計藝術中“技”與“藝”之重的再認識“設計信息”傳播過程的解讀設計,以人為本美國工業設計教育的特點論數字時代藝術本體的嬗變關于多媒體技術對藝術推動作用的探討創新,傳媒業發展的活力之源《山海經》中人虎組合的神人形象考論——《山海經》中神人形象研究論文之四淺析明、清兩代陶瓷藝術的特點從洪武釉里紅看明初審美功利化從中國畫“六法”到陶瓷新彩裝飾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fws_1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