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研究學刊雜志
杜甫研究學刊雜志基礎信息:
《杜甫研究學刊》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唯一專門研究杜甫、杜詩的學術期刊,是由四川省杜甫學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學會會刊和館刊。學刊于1981年創刊,原名《草堂》(半年刊),1988年更名為《杜甫研究學刊》(季刊)。學刊的發行基本覆蓋了國內各高校圖書館及古典文學研究部門,并與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捷克、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及臺、港地區一些學術研究機構及其學者均有長期的學術交流和發行方面的聯系。
《杜甫研究學刊》論文在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權威學術媒體上一直有較高的轉載率,國內外一些較有影響的學術媒體如《光明日報》、《新華文摘》、《唐代文學年鑒》和日本《朝日夕刊》、香港《文匯報》等都曾摘登和評價學刊以及學刊會員的研究成果。
杜甫研究學刊雜志辦刊宗旨:
《杜甫研究學刊》以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為宗旨,宣揚杜甫的愛國精神和人本思想,深入探討杜詩藝術。為全國社科類核心期刊、四川省一級期刊、四川省優秀期刊。學刊自創刊以來,出版發行已逾百期,編發刊出海內外一大批著名學者專家的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上千篇,近2000萬字,比較集中地反映了近二十年來杜甫研究的成果以及當前杜甫研究中的熱點問題,代表了當今杜甫研究的前沿成果。
杜甫研究學刊雜志期刊榮譽:
《杜甫研究學刊》被收入臺灣出版的《中華期刊購買指南》,美國編輯出版的《ULRCH’S》(國際期刊名錄)也自創刊初期就逐年將學刊錄入并作簡介,將學刊收入國際大型現代電子傳媒系統。
杜甫研究學刊雜志欄目設置:
《杜甫研究學刊》辟有“杜甫研究”、“版本評介”、“杜詩鑒賞”、“問題討論”、“詩圣遺蹤遺跡考”、“域外論杜”、“浣溪叢語”等主要欄目。
杜甫研究學刊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3-5702,CN:51-1047/I,地址:成都杜甫草堂內,郵政編碼:610072。
杜甫研究學刊雜志社相關期刊- 蒲松齡研究雜志中國韻文學刊雜志民族文學研究雜志中國文學研究雜志魯迅研究月刊雜志明清小說研究雜志紅樓夢學刊雜志外國文學研究雜志文藝理論研究雜志西藏藝術研究雜志杜甫研究學刊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杜甫研究學刊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學術期刊在文化建設中的意義──《杜甫研究學刊》創刊二十年感言感謝·預期裹挾的力量──我與《杜甫研究學刊》十年試論杜甫詩歌的憂患意識杜甫絕句論略杜甫與禪學試論杜甫的夔州回憶詩清代與杜甫有關律賦十八首論列王夫之評杜甫論論北宋慶歷詩人對杜詩的發現與繼承詩史與詞史──淺談杜詩對陳維崧詞的影響王維與杜甫的交游及其對杜甫禪詩的影響杜甫詩歌自注略論從意境審美看杜詩杜甫研究三十年——以《杜甫研究學刊》為中心的討論略論十一世紀杜詩的接受與流傳簡論明代“詩非史”觀的流變論張之洞與杜甫董養性《選注杜詩》考從《石遺室詩話》看陳衍的杜甫研究《九家集注杜詩》中王深父評杜小議美國學者高友工的杜詩研究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fws_1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