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雜志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雜志基礎信息: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是目前我國歷史地理學科唯一定期刊物,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本刊繼承和發揚《禹貢》精神,以促進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為我國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服務為宗旨,登載有關歷史地理學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地理研究、地名學研究、方志學研究、古都學研究、歷史地理學史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以及歷史地理學和相關學科重要的學術動態、學術評論、資料索引和出版信息等。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歷史地理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歷史人文地理研究、歷史環境變遷研究、學術爭鳴、學術評論、研究動態。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1-5205,CN:61-1027/K,地址:陜西師范大學校內,郵政編碼:710062。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文史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有新發現和新見解,立論明確,論證謹嚴,材料充實、可靠,語言精煉。稿件必須有引言部分,概述本領域研究進展,說明作者研究的意圖、創新之處及理論或現實意義。
2、稿件必須字跡清晰,歡迎提供打印件或軟盤。投寄軟盤或用電子郵件投稿者,請同時提供一份打印件。
3、引文請認真核對,詳細注明出處,一律以腳注形式置于每頁正文之下,各頁分別編序。具體格式如下:
歷史文獻:時代、作者、書名、卷次、子目、版本。
論著:作者、書名、章節、頁碼、出版社、版次、出版年月。
論文:作者、文章名、發表刊物名稱、刊物期次、頁碼。
4、來稿篇幅不限,但一般以不超過2萬字為宜。
5、來稿請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提要和3—5個關鍵詞。提要為文章內容的縮寫,反映文章的主要觀點,不加評述。
6、本刊取舍稿件重在學術水平,為此自2001年起開始實行匿名評審稿件制度,請作者來稿時將姓名、單位、電話、郵編等另紙附上。
7、來稿文責自負,但本刊有權刪改;重大刪改當與作者商量,不愿刪改者請注明。
8、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本刊對所有來稿均實行編輯初審、編委或專家復審、主編終審三級定稿制,如作者在投稿后4個月內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在此期限內,若因一稿多投產生不良后果,概由作者負責。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雜志社編輯部征稿黑水與華夏文化從化外之地到兩個文化帶的相繼發育─—宋代以前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演變北魏至隋唐時期女性參政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論清代陜西社倉的區域性特征天津開埠后的皮毛運銷系統明代西安城內皇室宗族府宅相關問題研究試論西夏分立的地緣條件樓蘭古綠洲的河道變遷及其原因探討西北歷史環境研究明清時期陜西境內的人口遷移有關先秦時期北方地區麥子種植的幾個問題的思考三國吳西陵督駐地小考清代直隸廳解構宋代的自然觀察:審美、解釋與觀測興趣的發達祥符《州縣圖經》再探清代中外西藏阿里的自然地理知識初探簡論馮家昇先生的邊疆史研究春秋郢都無城說釋“洞庭”及其相關問題楚懷王滅越置江東郡說質疑先秦兩漢時期疫災地理研究五代峽州復置巴山縣考1932年陜西省的霍亂疫情及其社會應對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fws_1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