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風雜志
粵海風雜志基礎信息:
《粵海風》雜志是全國首家文化批評雜志,它把目光不僅僅局限于文史哲等傳統人文學科,而是著眼于人類社會的諸多歷史文化現象,提倡一種“大文化視野”。
粵海風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6-7183,CN:44-1332/I,郵發代號:46-214,地址:廣東省.廣州市龍口西路550號1715室,郵編:510635。
粵海風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文史粵海風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粵海風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拓寬民辦大學的發展空間拔地蒼松多遠聲——我記憶中的王元化先生龍榆生:徘徊在文化與政治之間二十年書齋心事戰后60年日本人的中國觀關于茅盾文學獎的“評選內情”留在民族記憶中的“革命樣板戲”紀念魯迅的七個十周年正在被“揩油”的魯迅康有為詩中的“大盜”指誰記錄紅軍長征全過程的早期專著“男旦”與“女同”:戲曲文化新的生態韓寒現象——劇場寓言與批評空間的局限從《晨報副刊》的南開“讀經”事件說開去“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學日刊》追憶開國初復旦二老一個不應被流光湮滅的歷史人物學術不可成騙術當代作家、學者的漢語水平問題“嶺南文派”選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80后:網絡江湖與另類文化河洛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及其當代意義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fws_17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