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研究雜志
秦漢研究雜志基礎信息:
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秦漢研究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秦漢研究雜志社相關期刊- 冷戰國際史研究雜志朝鮮·韓國歷史研究雜志三峽文化研究雜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集刊雜志國際儒學研究雜志閩都文化研究雜志齊魯文化研究雜志戲曲研究雜志語言與文化研究雜志中國文字研究雜志秦漢研究雜志社投稿信息(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秦漢研究雜志社編輯部征稿秦漢瓦當釋讀六則漢代文化交流二則論秦漢“魁”及相關稱謂漢代牢獄的管理制度巫蠱之禍發生的原因及其影響懸泉漢簡所見律令文與張家山《二年律令》故土文化與昭君出塞西漢關中旱災及政府應對措施五陵原地質地貌與水土流失狀況占星術與天文學之際——《史記·天官書》探析論秦漢王朝向西方開拓政策的成敗與得失——兼論人才在封建王朝向西方拓土中的重要作用秦十二銅人再研究西漢“授田制”功能與性質探析——以耕地資源的稀缺性為線索漢代的“招隱士”試論秦陵墓制度的演變特征漢建章宮若干問題初探東漢洛陽禮制建筑研究早期秦文化的新認識——華夏文化中的獨特地域性文化新見王莽地皇二年侯騎鉦考論許后之廢及對西漢后期政治的影響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fws_18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