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學輯刊雜志
敦煌學輯刊雜志基礎信息:
《敦煌學輯刊》雜志是本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先后發行46期,從2005年起,本刊從原來的半年刊改為季刊,經過二十余年的風雨,本刊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已經成為敦煌學研究交流的重要窗口。
敦煌學輯刊雜志欄目設置:
《敦煌學輯刊》雜志主要欄目:敦煌文獻、佛教藝術、吐魯番研究、敦煌語言文學、敦煌學史、河西史地。
敦煌學輯刊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1-6252,CN:62-1027/K,地址:蘭州大學一分部衡山堂五樓蘭大敦煌研究所,郵編:730020。
敦煌學輯刊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文史敦煌學輯刊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敦煌學輯刊雜志社編輯部征稿隋煬帝西巡有關地名路線考簡論十六國北朝時期的敦煌大族與佛教杜甫秦州詩題詠的絲綢之路說解漢唐間塔里木盆地北緣諸國的流通貨幣試論P.t.1045《烏鳴占》的來源及其影響跋日本杏雨書屋藏敦煌本《算經》殘卷敦煌具注歷日見載“本命元神”考辨敦煌護宅文獻中符箓問題小考敦煌寫本張仲景《五臟論》考辨關于俄藏敦煌文獻Дx.2683、Дx.11074殘片的定名俄藏Ф242敦煌寫本《文選注》的避諱與年代關于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壁畫問題”晚唐五代宋時期敦煌石窟賢愚經變研究敦煌佛寺所藏珍寶與密教寶物供養觀念公元4-5世紀龜茲佛教的繁榮及其原因探析敦煌學與中國現代學術文化思潮羅振玉與學部藏敦煌文獻漢榆中縣故城位置考論敦煌、吐魯番社會經濟文獻的詞匯研究價值敦煌本《王梵志詩》殘片考辨五則秦州北宋《閔雨碑》校考莫高窟第196窟前室北壁題記《毘尼心》考釋麥積山石窟《法華經》變相及其弘法思想瓜州石窟群唐玄奘取經圖研究敦煌李賢及其功德窟相關問題試論讀《凈土教概論》札記一則從鳩摩羅什的生平活動和譯經來看佛教在中土的弘傳北涼時期敦煌民間雜密信仰問題考察——以北涼石塔為中心漢魏六朝宗教傳記中的斗法故事——以道徒、僧尼與鬼神的交鋒為典型《西夏研究》正式創刊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佛學影響敦煌學數字化研究綜述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fws_1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