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爭鳴雜志
文藝爭鳴雜志基礎信息:
《文藝爭鳴》雜志是由吉林省文聯主辦的文藝理論和評論刊物性質的雜志,創刊于1986年1月。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3-9538,國內統一刊號:CN 22-1031,郵發代號:12-99。
文藝爭鳴雜志辦刊宗旨:
從創刊開始,認真執行黨的“雙百”方針,循著立足本省,面向全國,以學術性和爭鳴性,繁榮和發展文藝理論和文藝創作的方向,在全國產生較大的影響;并循著嚴肅的學術性和活躍的爭鳴性并重的辦刊方向,刊發了大量有學術創見和批評銳氣的好文章,扶持了一大批青年學者和批評家。
文藝爭鳴雜志發展歷程:
《文藝爭鳴》雜志在十幾年的歷程中,不斷發展,現已成為全國社會科學方面的核心期刊,在全國人文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據中國人民大學信息中心統計,2001年在全國1170多種學術期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均在其內)中,《文藝爭鳴》的轉載率和社會影響排名第七位,在社會科學期刊中,名列第二位。所刊發的文章有百分之七十被轉載和收編,許多高校文學院都把《文藝爭鳴》列為名刊中的核心期刊之首;《文藝爭鳴》雜志從1995年起,特設了“文藝爭鳴獎”,到現在已經舉辦了七屆。國內的一些學者認為:“這是中國民間最權威的評獎”,受到學者們的普遍重視,它無疑起到了推動學術研究發展的良好作用。
《文藝爭鳴》雜志雜志十幾年來,一直同中國人文學界緊緊融合在一起,始終不遺余力地關注人文學者的思想和學術動態,關注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獨特的發現,注意把握當前學界具有先鋒意義、現實意義、探索意義的話題,通過爭鳴,通過扎扎實實的學理性闡述,把這一切牢牢落實在我國現代化的思想和文化建設上。《文藝爭鳴》雜志堅持爭鳴,但更重學理;堅持各種學術觀點的平等探討,使自己盡可能地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但決不是為了爭鳴而爭鳴,為了熱鬧和刺激而爭鳴,為了招來讀者而爭鳴,而是要突出爭鳴所蘊含的較大學術價值和思想價值,讓刊物盡可能地擺脫平庸,盡可能地讓它在當前的期刊界和學術界,體現出一種良好的刊風和學風。
文藝爭鳴雜志刊物榮譽:
在眾多期刊紛紛走向通俗,紛紛向消閑娛樂靠擾的時候,《文藝爭鳴》雜志尤其要堅決地站住腳跟,以自己的嚴肅性、學理性、爭鳴性和對當代學術文化的扎實建設為標幟,在當前的期刊界打出自己的特色和晶牌。目前對中國來說,思想和文化的建設更為重要。《文藝爭鳴》雜志一定要守護住這個精神立場,正是辦刊人的這種堅持精神,給《文藝爭鳴》雜志贏來了聲譽。
文藝爭鳴雜志收錄情況:
收錄:已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網絡數據庫全文收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收錄。
文藝爭鳴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文史文藝爭鳴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須論點明確,條理清楚,數據可靠,文字精練。
2.來稿請附標題、中文摘要(限200字內)和關鍵詞(3~8個),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名稱及第一作者簡介。簡介包括性別、出生年、學位、職稱和主要研究方向。
3.稿件以word文檔(電子文檔)格式上交。每版1700字符,不包括圖、表。優稿優酬。
4.圖表要精選,只附必要的。插圖盡量采用計算機繪制(圖字6號宋體),表格一律用三線表。
5.參考文獻只選擇最主要、最新者列入,非正式出版文獻請勿引入,文獻按文中出現先后次序編排,格式如下:
①期刊:作者.論文名.期刊.年,卷(期).
②書籍:作者.書名.版次(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③文集:作者.論文名.見(In):編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年.
④專利: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6.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編輯部保留對來稿的最終刪改權,來稿不退,請自留底稿。
7.各類基金或課題項目論文,請注明基金或課題項目來源及編號。
8.請隨稿附上作者詳細有效的聯系方式,包括地址、郵編、工作單位全稱、聯系電話等。
9.本刊已被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網絡數據庫全文收錄,凡在本刊登載的作品即視為同意上網。
文藝爭鳴雜志社編輯部征稿于無所希望中得救批判蕭軍——1948年8月晚生代:“集體失明”的“性狀態”與可疑話語的尋證人20世紀文學命名的合法性及其功能從歷史進步論到歷史不同論否定主義哲學社會透視之四世紀之交的中國女性文學——“回顧與重建”: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第二屆學術研討會綜述王彪論神圣的背面——王彪小說中的末世圖景原欲與抒情——王彪小說敘述策略的兩極面向靈魂的說話聲“倒爺文化”的四大特征和八大罪狀期待與期待的落空詩評中的“詩”與“評”神話思維的發生“尋根文學”的誤區民族問題和第三世界文化第三世界文化理論的提出與面臨的困惑通俗文學的地位、價值和發展文學應該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關于繁榮通俗文學的思考二十世紀漢語文學的語言問題[下]敘事與歷史(下)說“快意恩仇”武俠小說形態研究之一新的文化視野獨特的美學體系——讀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札記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缺什么?關于文學批評和陜西作家創作的答問愧對史鐵生(外二篇)與“狼”共舞頂天立地一枝筆魯迅四題學位論文與學術規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現代化”的學術起點呈滑跌趨勢的學位論文先天不足與后天失誤——現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論文“水平低準”現象我見啟蒙與自我啟蒙——對中國啟蒙運動的一種解讀有底的游戲——后結構主義在當代中國學術研究中的側影文學面對的政治一個“硬漢”世界誕生的前夜——重讀《太陽照樣升起》母性的呼喚——烏利茨卡婭的《索尼奇卡》述評文品與人品的熔鑄——評李建軍《寧靜的豐收——陳忠實論》重視經典,謹防經典主義奇跡、心中囚徒——當代小說的城市“探案”新“羅馬斗獸場”——十年網絡詩歌論爭縮略約拿與尼尼微城的故事——讀李蘭妮的《曠野無人》你在做一項“偉大的啟蒙”——致李蘭妮的一封信《曠野無人》:一顆孤苦靈魂的自我剖析《曠野無人》卻有“靈”強大的內心與愛的偉力——評李蘭妮的《曠野無人》“80后文學”的文學史意義“80后”文學的代際權利與社會權力閱讀“80后”的兩個視角1980年代改革小說中的時間政治——一種意識形態研究國家倫理、民間倫理與“十七年文學”分裂的鄉村敘事及無效的成長憶述——林白近年寫作的衰退兼及女性主義寫作之困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fws_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