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學學報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基礎信息: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是安徽工程科技學院主辦的以機械工程、材料工程、電氣工程、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計算機工程、信息技術、化學工程、食品工程、紡織工程、生物工程為主,包括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學科,兼顧經濟管理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理工類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讀者對象為高等院校師生員工及有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的科研、科技工作者。曾用刊名:安徽機電學院學報;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期刊榮譽: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獲獎情況:1998年獲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9年獲安徽省優秀高校學報三等獎、2004年獲獲安徽省優秀高校學報二等獎、2005年獲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CA化學文摘(美)(2009)、Pж(AJ)文摘雜志(俄)(2009)。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欄目設置: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主要欄目:綜述、研究論文。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訂閱方式:
ISSN:2095-0977,CN:34-1318/N,地址:安徽省蕪湖市赭山東路8號,郵政編碼:241000。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社相關期刊-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西安理工大學學報空軍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太原科技大學學報青島理工大學學報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河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上海理工大學學報天津理工大學學報安徽工程大學學報社投稿信息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選擇與文章核心內容相關的具有獨立性的實在詞。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正文用小4號宋體,通欄排版。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其他未說明文獻〔Z〕。格式與示例如下:
(1)圖書類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建議外文刊名后加ISSN號),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O].其他責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歷紀年)及刊物機構(版本).收藏機構.
(5)析出文獻格式:[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電子文獻格式: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7)文獻重復引用標記: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獻被多次引用時,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只出現一次,其中不注頁碼;而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角標外著錄引文頁碼。
11.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來稿請注明作者電話、E-mail,收刊人及詳細地址、郵編。
14.其他:請勿一稿兩發,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安徽工程大學學報社編輯部征稿稀酸降解植物纖維素的研究聚合物梯度結構非織造布的形態結構及其應用(英文)基于LABVIEW的蒸發器管路特性檢測系統研制提高PLC控制系統可靠性的研究基于DSP的AGV運動控制系統設計實現綠色集約化鑄鐵熔煉的技術方案聚變包層結構特征分析及其實現方法研究UG環境下端蓋的三維建模及壓鑄模設計基于CapdetWorks的污水廠工程項目快速概預算分析當前基于本體的語義標注工具的分析排課程序優先級的確定與最簡單算法的實現運動面料的動態熱濕舒適性研究一種基于ARM+FPGA新型數控系統硬件設計基于北斗衛星的廣播電視授時系統研究基于CS5460A的三相智能電能表的設計模糊控制在二級倒立擺系統中的應用基于LabVIEW的精鍛控制系統軟件設計基于正交試驗法優化電火花線切割加工參數的研究磁流變阻尼器減振座椅的研究基于虛擬樣機技術的S195柴油機建模與仿真研究圖像灰度級相關圖及應用改進的Verhulst沉降預測模型及其參數估計方法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rkx_1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