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基礎信息:
本刊堅持以礦業工程為主的內容特色,進一步強化“質量興刊”的辦刊理念,堅持開放辦刊,以質量作為稿件取舍的唯一標準。曾用刊名:湘潭礦業學院學報;湘潭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期刊榮譽:
本刊獲獎情況:獲教育優秀學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湖南省一級期刊;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CA化學文摘(美)(2009)。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欄目設置:
本刊主要欄目:采礦、地質工程、機電工程、土木工程、信息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環境工程、數學。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訂閱方式:
ISSN:1672-9102,CN:43-1443/N,地址:湖南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學期刊社,郵政編碼:411201。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相關期刊- 天津科技大學學報安徽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山東輕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青島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武漢科技大學學報河南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西安科技大學學報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投稿信息1.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并譯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語,應是一篇能客觀反映文章核心觀點和創新觀點的表意明確、實在的小短文,切忌寫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為宜。
4.關鍵詞:3-5個,以分號相隔,選擇與文章核心內容相關的具有獨立性的實在詞。
5.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過1萬字,正文用小4號宋體,通欄排版。
7.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8.圖表:文中盡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采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注明資料來源。
9.注釋:注釋主要包括釋義性注釋和引文注釋,集中列于文末參考文獻之前。釋義性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引文注釋包括各種不宜列入文后參考文獻的引文和個別文后參考文獻的節略形式,其序號為①②③……。
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普通圖書[M],會議論文[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準[S],專利〔P〕,匯編[G],檔案[B],古籍[O],參考工具[K],其他未說明文獻〔Z〕。格式與示例如下:
(1)圖書類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建議外文刊名后加ISSN號),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O].其他責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歷紀年)及刊物機構(版本).收藏機構.
(5)析出文獻格式:[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電子文獻格式: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7)文獻重復引用標記: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獻被多次引用時,在文后參考文獻中只出現一次,其中不注頁碼;而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角標外著錄引文頁碼。
11.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現供職單位全稱及職稱、學位,研究方向。
13.來稿請注明作者電話、E-mail,收刊人及詳細地址、郵編。
14.其他:請勿一稿兩發,并請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編輯部征稿深部礦井熱害治理地層儲冷數值模擬研究基于差異沉降的變剛度復合地基方案研究基于現場觀測的拉索風雨振特性研究建筑體形系數對節能效果的影響分析衰落相關對分布式MIMO信道容量的影響基于模糊Petri網的事故樹模糊分析方法研究光柵投影輪廓測量系統的標定方法一種基于NP4GS3的增強SRED算法一種雙機器人跟蹤復雜邊緣的協調規劃方法鋁薄帶超常鑄軋輥套熱應力仿真分析基于切削電流指數新異檢測的長壁采煤機監測方法研究振動時效在HT-7U核聚變真空裝置殘余應力消除中的應用基于靜壓支承原理的多作用恒流軸向柱塞泵柱塞側傾力平衡結構電磁激振器電磁場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基于WPD和模糊神經網絡的軸承故障診斷基于曲線投影的復雜曲面加工刀軌研究圓梁山隧道毛壩向斜段巖溶作用強度模擬研究壩基破碎帶巖體滲透特性試驗研究珠江黃埔大橋斜拉橋主梁可靠度分析考慮徐變的鋼筋混凝土預制T梁上拱度影響因素分析爆炸荷載作用下鋼框架動力響應有限元分析基坑變形監測基準點偏移的原位校正技術及應用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rkx_1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