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報
微生物學報基礎信息:
《微生物學報》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微生物學會、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辦,以微生物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以及高技術創新為主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反映我國微生物學研究領域中最新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主要報道我國普通微生物學、工業、農業、醫學、獸醫微生物學,病毒學,免疫學和微生物學有關的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和小型綜述等。讀者對象是國內外從事微生物學研究工作及與微生物學有關的科研管理和教學人員。被國內外著名的文摘刊物和數據庫收錄,是我國最早被世界最大醫學文獻數據庫“MEDIARL”作為醫學主題詞標引的五個中文期刊之一。該刊發行和交換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次被評為優秀科技期刊,深受國內外廣大讀者的好評。
微生物學報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小型綜述。
微生物學報辦刊宗旨:
反映微生物學研究領域中最新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
微生物學報榮譽:
國家優秀期刊二等獎;
中國科協首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第一屆國家“雙百”期刊;
1996年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2000年中國科學院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微生物學報收錄情況:
CA化學文摘(美)(2011)、Pж(AJ)文摘雜志(俄)(2011)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2年計劃收錄)、
國際藥學文摘、應用力學評論、世界紡織文摘、數學評論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微生物學報訂閱方式:
ISSN:0001-6209,CN:11-1995/Q,郵發代號:2-504,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內B401室,郵編:100101。
微生物學報社相關期刊- 六安師專學報天津理工學院學報天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版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四川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四川地質學報思茅師專學報·綜合版實驗生物學報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微生物學報社投稿信息1來稿請注明以下信息:作者姓名、職稱/職務、工作單位、聯系電話、電子郵箱、郵政編碼。
2來稿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準確。一般稿件3000字左右,綜述稿件不超過5000字。涉及國家或地方基金資助項目的稿件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并附有關批文的復印件,本刊將予以優先錄用。來稿文責自負,并由本人及單位負責保密審查。
3來稿除正文內容外,應附有中、英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文章題名要求能簡潔、恰當地反應稿件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摘要應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不能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或加進作者的主觀見解、解釋或議論,一般不超過150字;關鍵詞應就文章內容選擇3~8個。
4來稿請用word軟件排版,文中出現的外文及其縮略詞應在第一次出現時譯成中文。
5量、單位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公式、數據、曲線圖及敘述性文字中使用量/單位。
6文中圖、表應盡量精簡,切忌太多、太大,同一來源數據不應在圖、表中重復引用,圖、表應置于文中段落處,各圖表應有中文圖序、表序、圖名、表名。圖內文字及線條清晰,圖中文字用中文標注。
7參考文獻應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并在文中相應處用上角標注明,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請勿引用。其著錄內容應齊全,格式如下:
專著:[序號]著者.文獻題[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次。
期刊:[序號]著者.文獻題[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次。
專利:[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8文章的章節編號按《科技文獻章節編號方法》編寫,具體做法是:一級標題1(左頂格)、二級標題1.1(左頂格)、三級標題1.1.1(左頂格),然后依次按(1)、1)、①進行說明。標題文字要精煉,一般不超過15個字,標題后不加標點符號。列項說明前可加編號,如1)、①或者*,*,*。
9請勿一稿多投,編輯部會盡快通知作者是否可刊用,若在3個月內未收到刊用通知,則可自行處理。本刊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適當的修改。來稿一概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
10本刊已入編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刊源期刊》等。如不同意文章上電子版,請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否則視為同意。
微生物學報社編輯部征稿微生物學一直是生命科學中領先的學科農桿菌介導的獲取疏綿狀嗜熱絲孢菌插入突變體體系的建立(英文)殺念菌素/FR-008生物合成途徑中轉運基因fscTⅠ與fscTII的功能天冬酰胺酶介導的分枝桿菌酸適應機制穩定表達貉犬瘟熱病毒細胞受體SLAM的Vero細胞系的建立及應用大腸桿菌K99菌毛fan操縱子的克隆、表達及活性鼎湖山不同演替階段森林土壤細菌多樣性我國銹菌和黑粉菌研究的開拓者——王云章黑木相思根瘤菌遺傳多樣性紫色非硫細菌的砷代謝機制諾如病毒流行株GⅡ.4型進化研究進展表達HPV16E7的重組減毒李斯特菌誘導的小鼠抗腫瘤作用釀酒酵母生產羧酸的代謝工程策略細菌莢膜多糖穩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針技術DNA-SIP原理與應用中國典型凍土區土壤可培養細菌多樣性單增李斯特菌在冷鮮豬肉中的生長預測模型比較健康與腹瀉仔豬糞樣中揮發性脂肪酸和菌群區系的比較軟腐白菜細菌群落結構多樣性與生長環境的相關性一株異養硝化-反硝化不動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脫氮活性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O18XZ113株主要毒力基因eaeA、stx2、ehxA突變株的構建及其對小鼠的致病作用YXXM基序對J亞群禽白血病病毒復制的影響黃曲霉毒素對費氏弧菌發光的影響三條新穎短肽篩選及抑菌作用的初報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zrkx_2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