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網絡協作學習平臺的功能需求,以blackboard平臺為基礎進行網絡協作學習平臺建設和實踐,結果表明教師與學生在這一環境下的角色均發生了重要變化,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電子化學習;網絡平臺;協作 樹人論文發表網
1引言
e.learning,就是數字化學習或網絡化學習,即在教育領域建立互聯網平臺,學生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一種全新學習方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就是更關注學習者本身,發掘學習者自身的潛能和創新力,讓教育社會化、網絡化,從學校學習到終身學習,從教師主導到學生互動.2007年1月22日,教育部、財政部決定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提出了九個建設目,其中就有“初步建立用于網絡教育的公共服務體系,打通普通本科教育和網絡教育的課程體系”的目標. 代理發表論文
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大體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獨立形態的e.learning,是指學生在線或離線學習網絡課件資源構成的課程內容,師生之間的交流也主要通過網絡,很少或基本上不采用現實中的課堂教學;另一種是網絡輔助教學模式的e.learning,主要教學內容仍然是采取課堂面授,輔導、答疑、交流等環節通過網絡進行.e。learning正在處于歷史的轉折時期,從以獨立形態的e.learning為主,向獨立形態e—learning和教學模式的e.learning共同繁榮的階段過渡.目前,在高校中應用較為廣泛且效果較好的是利用網絡輔助教學進行的網絡協作學習.在網絡協作學習環境中,學習者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進行學習,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針對同一教學內容彼此討論、交互和合作,直到對教學內容有比較深刻的理解與掌握的過程.小組成員的協同工作是實現學習目標的有機組成部分,個人學習的成功與他人學習密不可分,學習者之間保持融洽的關系、相互合作的態度,共享信息和資源,共同擔負學習責任,完成學習任務. 在線發表論文
2 e-learning網絡協作學習平臺需求分析
學習不僅僅是課堂和分數,學習應該是學習者、教育者和其他人之間的互動,這些人可能就是你的鄰居,也處在任何可以獲取信息、創造知識和存儲資源的地方,他們共同組成一個強大的學習團體.作為一個網絡協作學習平臺,要突破以往社區里的閉塞,加強社區成員的聯系,對教育過程的教學、交流、評價三個重要環節起促進作用,以課堂教學為主,以網絡教學為輔.首先應支持課程講授模式,包括教學信息的組織與展示(課程介紹、大綱、教師信息等);教學材料的組織與發布 (講稿、參考資料、教學錄像等);學習交流、討論與協作(答疑、討論、小組協作學習等);教學效果跟蹤、評價與反饋(作業、測試、問卷、學習過程記錄等);教師對教學各環節的控制與管理.其次,支持面向協作活動的研究型教學,包括教學峻(基于問題、項目、案例等)協作學習組織形式;小組全方位交濟jj多元化{哥價;項目進展管理;教學環節的靈活設置.此外,教學過程要與教學管理、評價、成果展示相結合.
3基于blackboard的e-learning網絡協作學習
3.1blackboard平臺
blackboard網絡教學管理平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教學平臺之一,它提供了一個互聯互動的網絡學習平臺,在這個環境中,任何教師、學生和研究者都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時間瀏覽內容、獲取資源、評估教學效果、實現彼此的協作,為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提供支持,為網絡教學提供了解決方案.
“教學”是所有教育機構的核心事務.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為課程設計、課程材料制作、內容發布等教學過程的各步驟提供簡易的操作方式.教師不必為技術問題耗費太多精力,只需專注于實際的教學分析和研究,提高教學效率,豐富教學體驗.
“交流”是教育過程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教師和學生通過不斷交流,傳遞知識,解答疑惑.
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提供強大的討論區和豐富的小組合作工具,突破時間的局限,為師生隨時隨地的交流和協作提供極大的便利.
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上,教師可以對學生在線提交的作業提出單獨的在線反饋.教師可以開展在線的、自動評分的測驗和調查.通過統計與分析評測結果,教師可以調整以后的教學內容、改進課堂內外的交流策略,或者修改課程的評價體系,在下一輪的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3.2實驗方法
根據網絡協作學習平臺的特點,我們首先在全校性的公共選修課中推行網絡學習平臺,《數碼照片處理技術》是面向漳州師范學院全校學生開設的一門公共選修課,總共18學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形成小組,開展協作式學習.本課程共有兩個班190人參加,參加學生涉及我校全部14個系.本實驗要順利進行,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網站建設是一個重點.為此,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就將所有6個講授專題的講稿和相關資料導入平臺.同樣,在討論區中也相應開設了專題論壇.講稿和論壇的開放時間根據教學計劃進行了設置,在講課前后才開放.這樣就使得本課程便于學生自學,符合網絡課程的基本特點.在教學要求上,學生的參與這門課程的程度是平時成績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而參與的程度,將主要根據使用blackboard平臺進行學習和討論、以及作為各個專題小組對這門課所貢獻的資料來進行評定. 在哪里發表論文
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教師不定期與一些學生進行交談,了解學生對使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的困難和意見.課程結束后,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隨機抽取了 6o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學生使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中存在的問題、對網絡輔助教學的理解和使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的效果等.針對blackboard平臺自身統計的大量數據進行了分析,以了解學生使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的人數、時間,每位同學進行討論發帖的數量,從而了解學生使用blackboard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3實驗結果
整個教學過程,教師上課的時間為18課時,約810分鐘,但在課外時間用于在blackboard平臺查看學生學習、展開討論的情況、對學生提問進行回復、批改作業等時間卻達到了1980分鐘,約為上課時間的2。5倍。學生共在各個論壇發表文章1765篇,其中同學討論區達871篇,而且在學習材料上載區中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學習材料。從問卷調查的情況看,在隨機抽取的80名學生中,“希望在blackboard平臺上與教師進行更多交流”的69人,比例為86。25%;認為通過網絡教學與協作學習,“和同學之間在學習上的交流增加了”和“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增強了”的分別為54和65人,比例分別為67。50%和 81.25%.
4結論
在開展協作式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他們的地位和作用都發生了重大改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從原來的主體地位變為主導;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接受者,他們成為了教學內容的提供者,是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通過在 blackboard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協作式學習平臺,使得教師和每個學生的學習系統都變得更加開放。設計的課程盡可能利用多方面的知識或需要協作才能解決,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滿足其挑戰的心理。
網絡協作學習平臺大大增加了教師在課外進行教學指導和答疑的時間,這對教學質量的提高無疑起到了促進作用。特別對于公共選修課這種學生非常分散且教師與學生接觸機會不多的課程,教師通過網絡平臺有利于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況,對學生的輔導也更加具有針對性。當然,這對教學管理部門如何評價教師的課外指導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于學習資源而言,e.learning的學習資源不等同于課件(多媒體教學軟件),它包括學習材料、學習工具、學習系統、學習平臺、網絡課程等.e.learning學習資源是對傳統教學資源的極大拓展.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等極大地拓展了師生對教學資源的接近范圍.此外,elearning學習資源不僅僅是教師提供的,它還包括學生的學習作品.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利用網絡進行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技術和教學活動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它不僅從時空上拓寬了學校的范圍,而且也極大地豐富了教育資源,毫不夸張地說,網絡協作學習平臺將成為擴大規模、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