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多媒體信息中,圖片因其形象、直觀的展示效果而廣受教育工作者垂青,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計算機期刊論文投稿:探究計算機應用技術在數字媒體應用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 要: 隨著數字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大量的教育圖片以數字化的方式表達,促進教育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但是由于數字圖片易于復制、篡改和傳播的特點,使教育圖片在廣泛傳播的同時,經常遭遇非法復制與篡改,嚴重挫傷教育工作者的創作積極性,已造成教育領域中原創圖片和高質量圖片顯著減少,影響教育圖片正常的共享利用。試圖運用現今較成熟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從圖片元數據、數字水印、圖片防復制、圖片防截屏幾個方面提出圖片版權保護的方法和實現要領,可應對圖片復制、修改、下載、截圖等常見盜用手段,以期促進教育圖片的合法傳播和利用。
關鍵詞: 圖片版權;數字水印;圖片瀏覽器;截屏
在快速發展的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推動下,互聯網上教育領域的圖片、音頻、視頻等數字化信息的傳播越來越多,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大量的侵權盜用情況,特別是針對圖片的篡改、裁剪、拼接現象尤為嚴重。為了防止自己創作的圖片被人盜用,圖片創作者對上傳圖片變得越來越謹慎,往往將圖片進行大比率壓縮、分辨率降低處理后才發布到網上。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手法在防止了用戶盜用圖片的同時,也消弱了圖片的展示效果,妨礙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利用,并不是一種值得推薦的方法。
從目前盜圖者的侵權手法來看,他們先是利用瀏覽器查看圖片時通過下載或截屏得到原始圖片,之后再利用圖像編輯軟件進行后期的裁剪和拼接。因此我們防范侵權的重點一是防止用戶獲得原圖,二是加大盜圖者后期處理的難度。由此而生的圖片版權保護手段也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在圖片進入流通領域前,對圖片進行預加工處理,添加版權信息,從而加大盜圖者后期處理的難度;另一種是在用戶瀏覽圖片時采取一些保護措施,防止圖片被用戶下載或截屏,即圖片獲取干擾保護。這兩類方法比起大比例壓縮圖片、降低圖片分辨率等直接損害圖片質量來保護圖片版權的方法,在維持圖片保真度和使用價值方面更具有實際應用意義。
1 圖片預處理保護
1.1 圖片元數據
數碼圖片由一組數字數據組成,記錄著圖片的像素、色彩、灰度等,除此之外,數碼圖片還有一組隱藏于幕后的數字,這就是元數據(Data about Data,描述數據的數據)。圖片元數據中記錄著創作源設備、日期、位置、作者、版權等等。
圖片文件最常用到的元數據包括EXIF(Exchangeable Image File Format,即可交換圖像文件格式)和IPTC(Inter
National Press Telecommunications Council,即國際出版電訊委員會)。EXIF信息由圖片生成設備產生,主要記錄圖片生成設備的參數,比如光圈、快門、曝光時間、ISO感光值、焦長等等。而IPTC信息包含了創作者姓名、版權信息、拍攝地點、關鍵字等內容。圖片創作者則可使用Acdsee,Photoshop等圖像編輯軟件在EXIF或IPTC中添加相關信息以保護作品版權。不過,圖片元數據容量有限不適宜添加較多的信息內容,而且使用元數據添加的信息很容易為其他用戶修改,因此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性的版權保護方法。
1.2 可見圖像水印
數字圖像水印技術按是否可見可分為可見水印和不可見水印兩種。前者如百元人民幣上的半透明頭像是肉眼可以看見的水印,稱為可見水印;而后者嵌入的水印是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具有較強的隱蔽性。
圖像可見水印可以通過監視器屏幕顯示出來,它可以是一個電子圖章圖像或一行說明文本,用于在圖像上產生可見的改變并能為觀察者所見,用以通告圖片的版權。早期的圖片創作者多將水印放在圖片的邊緣位置,使得盜圖者很輕易的能夠通過圖像編輯軟件將版權信息裁剪處理除去。因而,我們建議圖片創作者在圖片的關鍵示意部位或細節豐富的位置放置水印,使其不易被篡改和剔除。具體實現既可以使用ACDSEE,Photoshop等圖像編輯軟件手工添加,也可以采用水印大師(Watermark)等免費軟件自動批量添加。
1.3 不可見圖像水印
不可見圖像水印是一種新的數字媒體保護技術,它是將版權信息、序列號、公司標志等信息按特定的算法融合嵌入到數字圖像中,以達到版權保護等目的。這種嵌入的信息對原圖改變很小,不容易被人的知覺系統覺察,需要時還可通過特定的恢復方法重新提取,用以驗證版權的歸屬,或者判斷圖片是否失真。由于不可見圖像水印在不影響原圖像的價值和使用的情況下,還具有很高的隱蔽性,對于一般性的篡改、轉換、重復添加等各種攻擊手段都具有很強的魯棒抑制能力,因而成為專業圖形用戶首選的圖片版權保護手段。2004年6月,我國優秀的民族企業愛國者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組合型數字水印系統“愛國者版神”,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并通過初審,業已被成功應用于新華社等多個領域。而廣大教育工作者也可利用網上眾多的圖像水印添加工具或登錄重慶大學數字圖像水印網絡應用系統(http://dgdz.ccee.cqu.edu.cn/watermark/waterintroduce.aspx)為自己創作的圖像添加不可見水印。
2 圖片獲取保護
2.1 圖片防復制
在引用圖片的網頁中添加JavaScript腳本控制,可以使用戶瀏覽圖片時的右鍵菜單和鼠標拖拽功能失效,從而防止用戶保存網頁中的敏感圖片。這種方法技術難度低,對網頁性能影響小,在網上十分常見。具體實現代碼如下:
function click1()
{alert('請勿下載受保護圖片!') }
function click2()
{if (event.button==2) {alert('請勿下載受保護圖片') }}
function CtrlKeyDown() {if (event.ctrlKey) {alert('請勿下載受保護圖片') }}
document.onkeydown=CtrlKeyDown;
document.onselectstart=click1;
document.onmousedown=click2;
2.2 圖片防截屏
上述防止用戶復制圖片的方法,雖有一定效果,但也有著比較明顯的缺陷。一方面圖片創作者未必有權限在引用圖片的網頁中添加防復制代碼;另一方面侵權用戶也可以通過禁止客戶端瀏覽器活動腳本運行或者截屏的方法獲得圖片。因而我們還需要尋找便利性、安全性更好的方法,筆者對此進行了一番探索,并有所收獲。
我的設計思路是開發一個專用的圖片轉換軟件,將原來的BMP、JPG、GIF等圖片格式轉換為FLASH格式,并在轉換后的FLASH格式圖片中自動添加相應代碼,實現防復制、防截屏、乃至向創作者本人發送圖片引用報告等附加功能。轉換后的FLASH格式圖片的初始顯示狀態為原圖片的低精度縮略圖,圖片上方提供工具欄,內有“顯示”、“關閉顯示”等按鈕。
FLASH圖片轉換系統框圖
訪問者想要查看圖片的高精度完整內容,需要點擊工具欄中的“顯示”按鈕,而一旦用戶點擊“顯示”按鈕,即觸發FLASH圖片中內嵌的代碼。代碼執行后將以全屏方式顯示完整圖片,同時關閉鍵盤和鼠標,并顯示模擬鍵盤和鼠標(當然這個模擬鍵盤和鼠標是不支持復制、粘貼、拷屏等操作的),其主要實現代碼如下:
這種方法在保留圖像原有尺寸和分辨率的情況下,有效地防止了“右鍵下載”“緩存尋圖”“截屏抓圖”等常見盜圖手段,具有圖像保真度高、破解難度大、使用方便、易于推廣等優點,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嘗試和使用。
3 結語
在各種多媒體信息中,圖片因其形象、直觀的展示效果而廣受教育工作者垂青,每每應用于教案、學案和課件的制作中。然而,要促進教育領域數字作品的內容不斷豐富,行業有序發展,我們應在圖片版權保護方面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一方面,國家應加大對數字作品版權保護條例的宣傳,提高作品開發者的權益保護意識;另一方面,教育行業應倡導行業用戶的自律,形成誰開發誰受益、誰使用誰付費,尊重開發人員勞動成果、保留開發人員版權信息的行業風尚;再一方面,計算機專業人員也要不斷進取,積極研究,開發出更加便利、高效、安全的技術性保護手段。
投稿期刊推薦:《電子科技》辦刊宗旨在于活躍學術氛圍,加強學術交流,推動電子科技水平的提高與發展,為多出人才、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在現代電子科學技術已成為先導技術的今天,本刊的創辦為電子科技信息專業領域的研究人員、高校師生等提供了一個學術成果交流和展示的平臺。本刊報導內容及時、可讀性強、讀者對象主要是電子領域中的中級以上科技人員及高等院校電子專業的教師、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并適于科技管理與決策人員閱讀參考。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