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晉升職稱是要發表論文的,一般來說評的職稱等級越高,對論文要求越高,且不同專業的大學教師晉升職稱對論文要求也不同。本文介紹大學教師從評中級職稱到正高級職稱對論文要求是什么。
正高級:
教學為主型教師:任現職以來,須累計 4年教學質量年度考核優秀,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過 2篇以上(其中 1篇核心期刊論文)教學研究論文;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 2篇以上。
教學科研并重型教師:被 SCI、EI、SSCI收錄本專業論文 3篇以上(其中 2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或為 SCI、EI、SSCI收錄論文)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4篇以上。或者時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或為 SCI、EI、SSCI收錄論文)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2篇以上。
科研為主型教師: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被 SCI、EI、SSCI收錄的學術論文 3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或為 SCI、EI、SSCI收錄論文)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5篇以上?;蛘咭缘谝蛔髡?或通訊作者)公開出版本專業學術專著或譯著(本人撰寫、翻譯 10萬字以上/部),同時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被 SCI、EI、SSCI收錄的學術論文2篇或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或為 SCI、EI、SSCI收錄論文)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3篇以上。
副教授:
教學為主型教師: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過 1篇以上教學研究論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 2篇以上;或參編正式出版的教材 1部,其中本人編寫 8萬字以上,同時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 1篇以上。
教學科研并重型教師:公開發表被 SCI、EI、SSCI收錄的本專業學術論文 2篇以上(其中 1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3篇以上,其中 2篇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或為 SCI、EI、SSCI收錄論文)。 公開出版本專業學術專著或譯著(本人撰寫、翻譯 10萬字以上/部),或參編教育部高等教育規劃教材(本人撰寫 8萬字以上/部),同時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或為SCI、EI、SSCI收錄論文)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2篇以上(其中 1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科研為主型教師: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被 SCI、EI、SSCI收錄的本專業論文 2篇以上或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3篇以上。同時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核心學術期刊上(或為 SCI、EI、SSCI收錄論文)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2篇以上。
社會服務型教師: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學術論文 3篇以上(其中 1篇為核心期刊)。
講師: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 1篇以上。
綜上,評中級職稱也就是講師職稱,只要求論文1篇,而副高職稱和正高職稱,因為要開始進入教授級別了,對論文要求就更高了,甚至有要求國際期刊論文的。如果您需要發表教學論文,歡迎在線咨詢。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